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在路上(一)平遥 |
[游记]在路上(一)平遥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路上(一)平遥 2007-04-13 17:04:48 大中小 在路上(一)平遥 4月3日 晴 参观古城、赶路 “德升源”客栈的建筑结构是典型的山西民居,虽没有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乔家大院的气派和繁复,风格还是一致的。正中的大门、两侧各是两开间的正房,入院东西设有厢房;正对的正房结构与前院相同、可以穿中堂到后院,属第一个跨院。因为是经商的客栈,大门成了当街的铺面。跨院比前街已经是上了几个台阶,而后院较跨院又高出了几个台阶,形成一个院子比一个院子更高的格局——取步步高升之意。后院的厢房和正房的布局同于跨院,不同的正房是个二层的小楼,过去楼上就是家里小姐居住的绣楼了。一般是按照辈分,长者居高即后院、晚辈居低即跨院或前院;又根据长子、长孙、次子、次孙的排位来安置东西厢房等等,都是些不成文的民俗。现在的“德升源”就是一间饱含历史的民俗客栈。 上午的时间参观古城。当街的铺子以卖山西的工艺制品珠光推漆器和冠云斋的驴肉居多。而反映山西古代商业繁荣的代表“票号”也可以随处可见,“票号”内的布局、操作流程已经具备了当代的严谨;衙门、当铺、邮局都是恢复了历史上的模样,和电视居里的大同小异。 还不是旅游旺季,古城里的电瓶车生意很淡。在这里什么都可以讲价,也是因为你不得不讲价。游客中外国友人居多,很多的客栈、饭馆同时做了洋文的招牌,晋商的经商意识总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的。让人无法停下来的是此间文化的贫瘠,你能够接触到的、感受到的都是钱,历史上是钱、当街是钱、谈论的、满眼的。。。挣钱、挣钱、挣钱! 再观这座方型城,长达6.2公里的城墙耸立着,只有城内内墙有部分滑落、漏出里面堆砌的黏土层,城墙的四角是建在城墙上的塔楼。一座完好的城、一段曾经的历史,仿佛错过了近百年的变迁、依然沉浸在晋商的辉煌里不肯醒来的城。 中餐是在古城外的县城吃的,很丰富、实在,同样的一盘素炒长山药、栲姥姥,菜价居然比城内落了三层。赶路啦,我们要跨过吕梁山,夜宿壶口。 12点50分出平遥县城上大运高速,奔临汾下高速去吉县。大运高速基本是在太行山系的黄土高原带,经常是刚过跨山大桥就一头扎进山峰内的隧道里,往往要凭车速来判断上坡、下坡,山势的起伏有时是隐性的。远处,辽阔的高原上像一个个大蛋糕、一层层的阶梯状梯田、向下延伸。看不见水源,很多坡地上培出的土坎下端埋上了一段白花花的塑料,等待老天爷在降雨时能够留住一些水分,真正是靠天吃饭的地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3aed24010008sw2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