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遥印象 |
[游记]平遥印象 |
2008-05-22 sina.com.cn |
傍晚时分,漫步在古城青灰色的街道上,摩肩接蹱的人流一拨一拨地流散着,各地的方言夹杂着英语洋腔和临街商贩的叫卖声混合在一起。不由得使自己恍若回到了晚清或是明朝中叶甚至更为久远的年月。触目皆是的屋檐、条椽、青砖、匾额、门楼、屏风、堂屋、雕花窗栏、四合庭院让人目不睱接。在举起相机的同时,自己早已成为了闪烁不停的光影中定格的风景。 我在日升昌和协同济票号的灰黑色大门前长久的驻足,遥想当年的盛世浮华,穿越厅堂而过,一阵阵久远的气息随着一进进错落有致的房屋弥散开来。高耸的廊檐屋脊压得我快要喘不上气了,在那一刻,我真正感觉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在以骡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月,在靠毛笔和宣纸传送信息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日升昌开张了,发达的网络触及到全国各地,通兑通取,这是华夏金融业的旷世奇迹。随后一家家票号的兴起,注定了平遥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经济文化空前发达的方形城垣在黄土塬上巍然矗立了起来。尊崇儒家仁义道德礼仪的晋商团队迅速壮大,走向南部边陲,走向东南沿海,走向东北森林,走向西部边疆,甚至走出了国门。晋商团队的浩荡和强大远远超出了经商著名的犹太民族。当一种商道和文化交融的时候,它的气魄必然是庞大无比的。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上讲,阎锡山是功不可抹的,正是他的自私和与日本人的媾和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山西全境丰富的文物资源。才有了我们今天不惜千里迢迢去巡游观瞻的俯仰皆是的珍贵文物遗迹。抛开敏感的政治话题,仅从民风上讲,做为文物大省的河南,在与山西的比对上,我们是无法望其项背的。在文化大革命和破除四旧的年代,我们毁掉的不仅仅只是文物,还有信仰和思想。山西也同样经历过那次遍及全国的文物浩劫,但是平遥古城和黄土塬上的文物却依然完好无损地存在了下来。于是,我们在惊叹精美的古建筑时,更应当检讨我们的思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17e910100073w.html1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