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遥:中国最后一座古城 |
[游记]平遥:中国最后一座古城 |
2008-05-22 sina.com.cn |
平遥古城又称为“龟城”,意在长生不老。城池为龟体,头南尾北,周长13里,共六道门,四座角楼。南门外两眼对称的水井象征龟目,东西四座瓮城,如同龟脚。城墙上3000垛口,72堞楼,象征着孔子的3000弟子、72贤人。古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龟板纹理的八封图案,经纬交织,井井有条,动静分明,主次分明。如此精美之设计是何人所为,谁也说不清。1977年8月,平遥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水袭击,幸亏城墙挡住了滔滔洪水,使古城内4万居民安然无恙,使古城内所有文物和建筑与环境均得到了保护。 平遥现存四合院数量惊人,高达3797处!许多院子门套门,从进第一道门的房屋到最上面的正房,高度逐渐提升,意寓“步步高”。住宅的好坏已超出了实用的意义,它是一个家族兴衰荣辱的象征。平遥民居屋顶多为“一面坡”形式,可能是在表达“肥水不流外人田”。 古城内东北角有三座堡子式的城中之城。原名北京堡(现名壁景堡),由并列的东、中、西三座“堡子”组成。各堡外筑砖围墙,原来设有堡门,有专人守卫。堡内有一条南北巷子,巷左右为四合院民居,这种“堡子”式的街坊,何时形成,何以形成,其前身是否曾是古代驻军营堡,其名称是否与平遥的“小北京”之说有关?各种说法都有。 平遥西大街,矗立着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诞生于1823年的日升昌是结构调整的产物。当年山西商人垄断着中国许多行业的买卖,常常得让镖局押运实银跑来跑去。后来一家大颜料行的总经理雷履泰在得到东家同意后转行开起“日升昌”,顿时发家。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参观日升昌时感叹:就是这儿,在几个聪明的山西人指挥下,古老的中国终于有了一种专业化、网络化的货币汇兑体制,南北大地终于卸下了实银运送的沉重负担而实现了更为轻快的商业流通。到清朝后期,山西票号发展到代户部解缴税款,为各省借垫京协饷,为政府筹借和汇兑抵还外债、承借、承汇商款、还本付息等,甚至于卖官鬻爵、行贿赃款也都由票号过局。山西票号实际上成了清政府的财政部。以至于外国人将中国的票号翻译为shanxibank。 山西票号的兴起,使中国众多的镖局无事可做而倒闭,而山西票号也逃不脱衰败的命运。国门打开后,中国土生土长的票号斗不过外国的洋币外钞,再加上山西票号与清政府的经济相互依存,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山西票号就逐渐衰落被时代淘汰了。所以专家认为,是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日升昌目睹了山西票号的兴衰后,奇迹般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成了历史“化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6d5860100047b.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