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再游平遥(一) |
[游记]再游平遥(一) |
2008-05-22 sina.com.cn |
很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车子刚才还在爬山越岭,转眼间便行驶在广袤的晋中平原上。路旁的桃树已经败落,取而代之的是渐渐发育的桃子,桃树旁的田里,三三两两的人家忙着农活儿,拉着耧耙的小马儿头上被人装饰得花花绿绿的很是好看,在人群不远处,你会看到一片片被枣树林所包围的村庄。庄子里竖着烟囱,屋顶外高里低的房子特别引人注目。随车的导游讲,这是山西房子的一个特色之一,因为纬度偏高,到了冬天就特别冷,所以不管是商家巨富还是寻常百姓,都要烧炕取暖;至于外高里低的房顶设计,主要是应了那句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结果话刚出口,便引来众人的一阵欢笑,其实我想这点也许有点出处,想来应该是朴实的山西人,怕雨天随屋瓦流下的雨水会给邻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抱着“宁可亏自己,不可负邻人”的心思,才修成这样的建筑型式吧。 山西虽说处于内陆,但自古以来都被人称为富庶之乡。著名的晋商所建会馆可以说遍布天下。特别是一批描写晋商兴衰史的电视剧如《白银谷》、《乔家大院》的播映,更是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山西人不为人知的辉煌,也更让不少人产生了要去当年晋商居住生活的地方探奇的心思。不过,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思去游玩的话,那也许会让人失望;据我看来,不管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票号的日升昌,还是曾经以高规格接待西逃的慈禧、光绪母子而闻名的协同庆,他们的东家所住的宅弟给人印象最深往往不是奢华的生活物品,而是其简朴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晋商闻名的话,我看那很多原因是他们的非凡的经商理念与手法令人赞赏,而不是主人们的生活吧。 从三门峡到平遥大约八九百里,所以走高速将近四个多小时便到,在平遥吃过午饭、去祈县参观乔家大院之后,下午五点多的时候便转回了这座古城,在古城北门外的一家旅馆安顿了下来。 夜,很快笼罩了这座历经千年的城池,白亮亮的月光静静地撒在孤零零的城楼和守望塔上,更是增添了这座龟形小城的孤独与沧桑,远远观望着面前城池的影子,突然让人兴起了无尽的游兴,于是顾不得旅途劳顿,一群人雇了两辆电瓶车(用这样的交通方式,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古城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噪声很小,对居住在城里人的生活也影响减至了最低程度)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平遥之旅。 夜间游平遥,别有一番情趣。远离闹市的小街漆黑幽暗,居民用一扇扇老得发朽的木板门把外界与自己的生活隔开,昏黄的灯光似闪非闪,冷不丁会看到晚归的人打开自己家门后,扭过头来投来的漠然一瞥,此景,心中竟产生一种幻想来。幻想自己所坐的不是什么电瓶车,而是位骑着的的作响牲口,载着货物的归来的商贾,那样,也许迎接我们的目光便会变得热情,变得炽热与崇拜了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73527010003uv.html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