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朝圣之路mdashmdash平遥

[游记]朝圣之路mdashmdash平遥

2008-05-22    sina.com.cn

朝圣之旅——平遥

上学的时候,祖国的每一处山山水水都是心中的圣地,整天梦想着如何在以后的日子里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等到工作以后,有了喜好,有了甑别,心中的圣地又减少了许多。那时,每次飞驰在风吹雨打的跑车路上,心中总是暗想,如果一生中能到某某处看一看,这辈子就再也没有遗憾了。及至有了老婆,接着又有了女儿,又买了现在的房子,儿时的梦想又变成只要能成行的地方都是圣地——平遥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处“圣地”。
这次平遥之行一波三折,当晚上登上开往平遥的火车时,心想:终于上路了。
火车向着北方飞奔,逢州过县,涉水穿山。过了晋商古道、上党老区,眼见星光闪烁,残月西挂,我竟无半点睡意,也许是很久没有一个人出游的原因吧。其实,能上路就高兴。所谓的圣地对我来说并不是终及目的,真正喜欢的是在路上的感觉。对我们这些草根人物来说,在家,要为孩子的学习、老人的健康、老婆的心情着想;到了单位,又要为领导的要求、同事的相处、工资的多少着想;上了论坛,还要看有没有新帖,没有就要抓紧写,有了,就得抓紧回,回帖还要字斟句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大多时候都是为了他人的想法、为了生活而奔波。久了,也便厌了,思维也变得迟钝了。此时,如果换一个环境,比如行走在一段陌生的路上,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就会有不同的收获——在路上,可以充分放松劳累的身体和神经,是一种精神满足的过程。伴随着火车轰隆轰隆声音,一路上暮践红尘,朝驰紫陌,只半个夜晚,便于次日清晨抵达榆次,然后换乘1725次列车直奔平遥。

我是从北大门也就是“拱极门”进的平遥。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远远望去,城墙巍峨高耸,势状雄强。行至墙下,抬头仰望,城墙虽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却仍能看到当年的雄风。抚摸城墙,墙体斑斑驳驳,有如年轮般述说着逝去的往事。我把耳朵轻轻的贴在城墙上仔细聆听,从墙的深处隐隐的传来金戈铁马、箭矢破空的声音,真是神奇的城墙。上了城墙正好有一旅游团,我就跟在后边一边拍照一边听导游的讲解。平遥古城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明、清两代都有修补,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有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城楼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四面城墙共计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望着高耸的城楼,忽发奇想:平遥人是否应该感谢大清王朝呢?如果不是清朝极力发展冷兵器,也就不会有后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固维修,也许这座古城不是消失在销烟之中,就是坍塌于风雨之下了。就这样边听、边拍、边走、边想,刚才的团队已经下去了,适才熙熙攘攘的城楼复归于平静。我一个人站在城墙上,依着垛口手抚清砖古炮,极目远眺,平遥新城尽收眼底,车流、人流不断的穿梭于城里城外。一侧是新一侧是旧,旧的不语,因为他阅尽沧桑与繁华;新的傲然,因为他正执着而又飞快的成长着。历史,就这样奇妙而又和谐的交融在一起。

从城墙上下来第一件事就是买地图,寻找自己的位置。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没有地图是寸步难行。手拿地图寻找半天,发现有了地图也不见的能好到哪去,看来还得是老办法,问吧,然后坐电瓶车直奔县衙。
县衙占地两万多平方米,上、下午还各有两场“升堂断案”的仿古表演,具说还挺有意思,但因为时间原因一场也没看到。县衙保存基本完整,对经历过文革的建筑而言,相当不容易。进门后一路跟着有导游的团队走着,听导游讲解着各种刑具、典故。这个导游讲解还是挺诙谐的,在牢狱那里说到那五间普通牢房配置一样时,她说:“就象现在的标准间”,在这排普通牢房的最边上还有一间“总统房”(这是我的讲解),门一关漆黑如墨,如果被关在这里,估计连小时候尿床的事都能想起来。牢房的后边是捕快住的地方,可惜只剩下地基了。转到大堂,只见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屏前有一个“台”,高出地面约一尺,台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作“官阁”,是知县审案时所在的地方。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边有一木架,导游说那上边黄布包的是官印及委任状,当时真想打开来看看,那委任状是不是和现在的人事命令一样。经导游提示,才发现在游客的脚下,经过长期的磨擦,两块跪石上都已留下深深的凹槽,可见当时的县官还是挺忙的。位于大堂东西两侧还有赞政厅和銮驾库。二堂与大堂由一道院门隔开,自成院落,并与后面的内宅连在一起,两旁设有门子房,是看门人的住所。现在内宅里是卖字画的,因为时间关系没有细看,也不晓得画家是谁,只记得小院里有一个二十五六岁左右的女子守着,个子高挑,长相秀气,身上透着一丝书卷气。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ec38301009b2q.html23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