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云苍狗悠悠朔州 |
[游记]白云苍狗悠悠朔州 |
2008-05-22 bokee.com |
蓝の雨 Blue Rain 昆明一周记- -| 回首页 | 2005年索引 | - -today 白云苍狗 悠悠朔州 -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桑干河,源头就在山西朔州。 朔州,意为北方之州,因为曾是北魏最北的城市,也曾是胡汉频繁争夺的边庭重镇。号称“得朔州者得三晋,乃至得天下”。数不清的征战与杀戮在此上演。现实中的,有杨家将抗击辽军并忠烈惨死的古战场——金沙滩;想象中的,有《天龙八部》中大英雄萧峰的雁门关外死战。 杀气之外,这里的佛寺与佛塔却庄严平和得让人沉默无语 因为矛盾,所以深厚驳杂。朔州,这凝聚着千年光阴的名字,在我心里渐渐结成一种莫名的情愫。 性情雁门关 一个性情中人,若此生从未踏过雁门,就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性情中人。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 沧桑朔州,有着同样沧桑的雁门关。关口依山傍险,山脊上长城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 因为是塞外入关的主要通道,这里长久以来都是作为战场而存在。在战争与战争间隙,商人们来来往往,赋予雁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短暂繁华。 商人们的艰难与满面和气似乎总是微不足道,想起雁门,我们总会想起徽钦二帝的最后一声叹息、杨家将满门忠烈以及昭君出塞。这是上天造就的一道屏障,凝结成漫长历史中一段欲说还休的注脚。 也许正是因为承载的悲壮远远多过欢愉,时光荏苒,雁门关逐渐沉淀成一种壮怀激烈的诗意。 《山海经》里写雁门荒凉的传奇:“雁门,飞雁出于其门。”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 《汉宫秋》中借王昭君之口写雁门的伤感:“前途茫茫,极目空望,见平沙雁落,声断衡阳。月昏返照,雁门关上。往事难忘,琵琶一叠,回首望故国河山……茫茫魂归汉地,目睹朝阳。” 然而令人豪气顿生且情不自禁击节而歌的,仍是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像大多数名胜一样,这里许多真正的古迹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多是赝品。但雁门关是永远不会让人失望的地方,因为当你的脚踩在那片土地,眼睛里看到的就已经不是风景,而是古人的情怀。 女真逝梦——崇福寺 三晋名城,都有大佛寺为之护佑,如双塔寺之于太原,华严寺之于大同。朔州也不例外,在南城东街,立着我国现存三大辽金寺庙之一的崇福寺。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坐三轮车穿大街过小巷去崇福寺是个好主意,缓缓经过的风景和山西其他地方并无明显不同,路过的各种面食小摊子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当车夫告诉我崇福寺到了时,还不大敢不相信:寺院夹在现代建筑中间,周围没有清静宽敞的空间,连停车场都没有,直面大街,竟然连小广告也不可避免地被涂抹在本该庄严的侧墙上。 带着些许的失望踏进,竟然又好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游客少得不能再少,一派寺院风范的红墙碧瓦在苍苍古柏的映衬下,显得优雅而静谧。这样清幽的环境可以让我暂时逃避都市喧嚣,掠过明清时代的幻影,去追寻那个女真王朝留下来的智慧。 寺区坐北朝南,共有五进院落,弥陀殿在第四院,是全寺最激动人心之所在,崇福寺“五绝”都集中于此。 |
转自:http://rainer.bokee.com/2884139.html2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