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创普救寺游记

[游记]原创普救寺游记

2007-07-24    jnbbs.net

[原创]普救寺游记

与其说普救寺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寺院,倒不如说他是一个爱情传奇的载体—一天的普救寺之游结束后,我这样想。
的确,是普救寺编织了张生与崔莺莺那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也正是因为这,才使普救寺声名远播。
那天早晨,天阴沉沉的,我们去游览普救寺。透过车窗,老远就看到薄雾笼罩下的一座若隐若现的塔—不知道先前叫什么名字,自从崔莺莺来到普救寺之后,就叫做“莺莺塔”了。塔是四角形的,立在一片开阔地上,在薄雾中更显得缥缈,朦胧,让人不由得想起“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来,可惜不在南朝,但与北方粗犷豪放的山山水水相比,它更显得隽秀,婀娜,是一幅别样风格的风景画,让人怀疑到了江南—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叫“莺莺塔”了。塔美,人是不是跟塔一样美?
民间故事中的崔莺莺是一位艳极无双的少女,据说她刚到普救寺的时候,和尚们都只顾行“注目礼”,忘了念经,敲木鱼,有一位倒是没忘,只是敲木鱼敲在了另一位的光头上,而糊里糊涂做了“木鱼”的那位,竟不知道这“灭顶之灾”。原代王实甫《西厢记》中也对莺莺的美丽极尽溢美之辞,大事渲染。
我试着在脑海中勾勒莺莺的形象,看那张脸总是如雾里看花一般,只知道美极了,却没有一个清晰的图像—《西厢记》大概不能搬上银幕了,那样只会破坏莺莺给我们的那种距离美。
正在胡思乱想,车已经停在了普救寺的大院里。
普救寺位于一块小平原的中央,四面都是稻田。它的建筑并不是直接建立在平地上,而是在一个十几米高的平台上。爬了一百多个台阶之后,才到了“大雄宝殿”。这里就是崔莺莺使和尚们神魂颠倒的地方,也是与张生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如今,和尚早已散尽,只有几尊金佛在那里打座,神态安详。他们也许见过当年的场景,能告诉我应应如何美丽吗?在莺莺面前,他们也会一动凡心吗?
“大雄宝殿”之后是“文殊殿”,“观音殿”等等,与一般庙宇相差无几,再加上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冲淡了普救寺的寺院味,人们往往对这些地方不大感兴趣。我也匆匆扫了几眼之后就直奔“西厢”—崔莺莺在普救寺居住的房间,也是“西厢记”中的“西厢”。
“西厢”中有两个蜡像,张生与莺莺。只见张生手那折扇,真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莺莺呢,正手抚瑶琴,若有所思,再看她的相貌,一下子就把我心中应应那美丽的影子冲得烟消云散—这个蜡像实是大煞风景,虽说并不丑,但让人们凭自己的审美观念去想象莺莺的美丽岂不是更好?真是画蛇添足。
“西厢”外面是一堵墙,墙上写着两句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旁边有一棵歪脖子老榆树。原来,崔母反对莺莺与张生来往,在莺莺的丫环红娘的撮合下,每天晚上,莺莺将房门打开,张生则踩着老榆树扭曲的树干,翻过墙来与崔莺莺相会。
莫非是月下老人早已将红线系住了张生与莺莺,上天有意成全他们,这棵老榆树恰好长在墙边,也恰好与一段扭曲的树干。若不是这棵歪脖子老榆树,这对有情人岂非也要成为牛郎织女?
摸着老树那婆娑的树皮,我不禁感慨万千。老榆树在想什么呢?是不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继续往后走,是一个小湖。当年,崔莺莺每天来这里烧香许愿,张生也天天藏在假山后面偷偷看莺莺这闭花羞月之容—真是一片痴心。
但是,假如莺莺长得丑或相貌平平,张生是否会对她“一见钟情”?还会不会有这段千古奇缘?—我心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奇怪的念头,但我不愿去破坏这个美好的故事,不愿在想下去。
小湖边也是一排仿古建筑,名曰“莺莺旅馆”,专门为新婚夫妇服务,据说在这里住几天,能是爱情天长地久。
我想,现在只要情投意合,不会有“崔母”之类的人“棒打鸳鸯”,爱情自然地久天长,不过,作为一种美好的祝愿,也无可厚非。
。。。。。。
普救寺不像平常寺庙那样庄严肃穆,令人感到压抑,崔张二人的旷世奇情给了它一种清新脱俗的灵气,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2002。7
高二时的作品,拿来献丑了。这里好静哦。

转自:http://www.jnbbs.net/bbs/dispbbs.asp?boardID=31&ID=274033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