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秋风楼游记 |
[游记]秋风楼游记 |
2007-07-18 ccmedu.com |
四、五岁时,父亲带我去看秋风楼,那是在文革前夕,是一次逢集会。彼时的秋风楼显得很破旧,但幼时的我觉得它很高大,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楼上的木雕龙,龙身己被虫蛀,显得十分狰狞可怕。 楼前有几口一人多高的大钟,站在楼顶可远眺黄河与汾河交汇的河面及河滩。除此,再无印象与感想。 2005年秋,我驱车带高龄老父亲再身临其境,四十年过去,楼依在,风景依旧,但来者面目己变了,心情亦变了。我仔细看了秋风楼及周围的一切,特别是汉武帝的秋风辞。感慨万千。 秋风楼 在山西万荣县城西古后土祠东隅。 因楼上存放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创建年代不详。 汉武帝曾五次巡幸河东。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秋季,五帝在汾河舟中欢宴群臣,慷慨高歌,写下了《秋风辞》。 现在的秋风楼为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楼身高达32.6米,主体为三层楼,全楼斗拱密布,造型美观、大方。 下部筑以高大的台基,南北穿通, 周围砖砌花栏,东西两向各雕横匾,东曰:“瞻鲁”,西名“望秦”。 楼身三层,面阔五间,四周围廊,十字歇山顶, 一二两层四面各凸出龟 须座一间,上筑瓦顶,山花向前;二三层廊下置斗拱或平座, 凭栏远眺,黄河激流尽收眼底。 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 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壮丽劲秀。 楼上三层存有元大德年间汉武帝《秋风辞》刻石:“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2006年清明节,父亲去世了,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我带他去秋风楼的所谓的孝举。可我不能忘的是他带我去秋风楼时情景,那是我第一次旅游。而这一次却是他最后一次旅游。 的确,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
转自:http://www.ccmedu.com/bbs45_38376.html5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