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行山游记(二) |
[游记]太行山游记(二) |
2007-07-28 sina.com.cn |
如果说红旗渠之行是接受教育,之后的行程就只是轻松的游玩。从青年洞去往王相岩的路上,天渐渐暗下来,车在绕山而修的路上不紧不慢地行驶,已觉疲惫的我塞着耳机在coverage的歌声里昏昏睡去,偶尔被晃醒,不及看看窗外倦意又围上来。 醒来时已到达,下车来,趁着夜幕完全降临前端详周围。我们已被大山包围,四周都是黑魆魆的山,并肩结手围了起来,与夜色融为一体,只有我们来的路是缺口。这条路不宽,旁边沟中有孱孱的水声,往前,它深入大山深处,回顾,却已不知从何延伸而来,我们真正身在云深不知处了。晚上喝的红旗渠酒,让我晕乎乎不知所以,跟几同事出来溜达,夜色黑的不见伸手,山已见不到,却知就在不远,因为是在其怀抱中,这里才睡得如此沉静。似乎走了很久,有些累,只好赶回去睡觉,一夜无话。 清晨醒的较早,早早出来,却见已有人散步回来。太行山终于尽显其轮廓,座座山峰巍然耸立,绵绵山脉联络,延伸而去。山崖之上分层,一层郁葱的树林,一层光秃的峭壁,阳光透进一些来,铺在悬崖上,亮闪闪晃人眼,让你感叹造化钟神秀。其实在单位组织出行前,别人问起去哪里,我随口说成大别山。这不仅是口误,也是地理常识的缺乏,现在,身处巍巍太行山脉之中,我有了愧疚感,有不识太行山的肤浅,还好自己这般渺小,这点错误也不足道了。 上午的行程是王相岩,景区建设已成熟,只是游人还不很多。爬山时有两个险要处:一是建在峭壁上,成之字形往上,前面的人就在后面的人头上攀登;一是依悬崖而建,几欲悬崖同高,成螺旋型围着铁柱子转上去,转得头晕时往下看看眼就花了。上去之后沿路行在林中,这就是在山下看着郁葱的那一层,林深谷幽。值得一提的是我首次坐索道,没来得及害怕,就渡过去了。 下午去了桃花峪。水从山涧中一路淌来,我们逆水而行。对于我们这些生在干旱之地的人,见到水景自然可喜,见到瀑布更是喜爱异常,纷纷留影。据说在三处洗手,分别会有官运、财运、桃花运,我就惦记着最后一处可别忘了洗洗。走出景区才悟到:其实我只洗第一个,若灵验,岂不都有了?出来峡谷,之后去了一不知名的山,一群人累死累活爬上去,只是为见一有冰块的破洞子,别无他景。其实也挺奇异,这般炎热的天气,洞里竟然都是冰块,接近洞附近就能感受到阵阵凉气袭来。 晚上回去又是吃饭休息购物。第三天凌晨我起的更早,顺路走出好远,依然不知其伸向何处。吃过早饭,踏上归程,出山的路上,我终于领略了太行山的壮美。大自然在这里尽显她的秀美:山路边断崖高起,突兀险峻,横看成岭侧成峰;放眼望去,重重山,群峰峥嵘,姿态万千,导游说像这个你却看着像其他。飞机播种的各种植被已成规模,将这峦峦太行山装扮的婀娜异常,但她仍是北方山脉的壮美,不同南方山岭的柔丽。 车从群山中转出来,行进一马平川的平原,人愈多,也愈繁华,我知道自己的太行山之行就此结束了。突然遥想自古文人骚客总是喜欢游览大山名川,小说里的武功高者必来自某座幽深的高山,即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燃自井冈山。地球上除去海洋,陆地上减去山脉,平原只占那么一点点,可人类却但但在此创建了几乎所有的文明。还好,群山不介意这些,只是伫立在那,当我们需要时敞开胸怀容纳,其他时间则只是深沉望着我们,似看小孩子在弹丸之地撒欢闹腾……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c595b7010004y32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