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藏山随笔博客游记晒博客 |
[游记]游藏山随笔博客游记晒博客 |
2007-09-15 shaiboke.com |
藏山庙大小三十多处,“文子祠”顾名思意就是以赵武之谥号赵文子命名。祠庙始建以无考证,现存碑碣中有金大定十二年(1172)重修碑记。现存的古建筑中除寝宫为元代所建外,其余大都是明嘉靖、万历年间和清代多次修葺与增建的。亭台楼阁皆倚山傍壁而筑,气势雄伟。祠庙座北面南,依次将山门、牌楼、戏台、钟鼓二楼、东西碑房、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主体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附属建筑置于院落之外,区别鲜明,主次有序,是按照宫廷建筑的特征而设计的。 藏山有十景,奇丽壮观。“龙凤松”,位于祠庙入口处,“龙松”伏地而生,似虬龙蟠曲,呈仰天长吟之状;“凤松”袅娜奇立,若仪凤展翅,有凌空翱翔之势。“饮马池”曾经山泉汩汩,清澈见底,相传为程婴、赵武饮马之处。“笏峰”面祠南耸,石削如屏,险峻异常。“南天门”巍然矗立,有“之”字形石径直达峰巅,素有“南门天险”之称。山顶部一处自然生成的鳞峋突兀的岩壁,似莲花一朵,盛开崖畔,即所谓“南洞西山绣石莲”,亦是藏山胜景之一。 “日落晚照”,位于东峰半山腰,有一凹地,四周芳草如茵,披青流翠,中央却呈牴黄色,在余晖反射下紫绿万状,光怪离奇,分外妖绕。“拜水洞”居祠之北,为旧时劳动人民拜天求雨之处。庙东山麓有水崖,崖上积水成沼,水色碧清,名曰龙潭,亦称黑龙池。每当盛夏,池水澎湃下泻, 瀑布如虹。“黑龙潭”积水泓碧,清水渗下,“滴水岩”。盛夏,积水外泻,顺岩壁泻出,自成水帘洞天,壮观迷人。“飞岩楼”凿岩而建,险峻挺拔。还有我们的主角——“藏孤洞”。它隐于寝宫后山腰,僻静幽谧,正是赵氏孤儿当年藏身之处。 为完善藏山旅游景区,再现历史的真实,盂县政府拔专款于1996年新建了“春秋战国城”,为景区又增添了耐人寻味的一页。“春秋战国城”北靠笏峰,南依小东山,位于藏山祠龙风松东面,建筑面积 约有1万平方米。周围山势峭拔 ,林木成阴 ,景色怡人。建筑整体布局按照中国古老的“八卦图”设计,其中心为“百家坛”。由此辐射向八个方位,将群雄殿、将相府、忠烈馆、古战场等馆室有机结合在一起,形乱而神凝。目的是让游览者在参观的同时感受到与藏山祠“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同一历史时代列国争雄、百家争鸣的历史氛围。 藏山,藏住了故事,也把历史藏在了这里。象那山坳中的脉脉清泉,静静而又不息地流淌着,它不企求有朝一口能汇成汹涌的江河,纳入浩渺的大海,只期盼时时滋润着这山坡上无数细碎的山花,让山花在风中绽放缤纷的笑脸,朝朝暮暮,岁岁年年,笑着历史波谲云诡的交错、纵横捭阖的流转。藏山也就穿过历史的幽谷,从远古走来,走到今天,又走向未来,我不知道它走的是否轻松,但我这次来,却看到了它以它那独具的风骨,惯看乾坤倒转、笑纳沧海桑田! |
转自:http://www.shaiboke.com/simple/index.php?t5785.html3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