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山站一周生活回顾 南极日记

[游记]中山站一周生活回顾 南极日记

2008-06-10    zjol.com.cn

2月17日风雪并重北京时间13:00
今天,风大雪大。风卷着雪,雪顺着风,扫荡抽打着地平线以上的空间。气象记录显示,最大的风速达到九级,22米每秒以上。按理,夏天的中山站是飞雪很少的季节,而这样的天气绝对是稀罕。事实上,14日起,中山站便下起雪来,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今天,只是有时无风或风小,有时风大。风小时,雪便飘飘洒洒,悠悠洋洋,成瓣成絮;风大时,雪有形则如箭如矢,斜着在空中划出万千雪线,雪无形则如雾如烟,迷茫肆虐。不过,中山站气温并不算低,基本维持在-5摄氏度左右。
听着音乐,和着外面嗡嗡作响的风雪声,我和另两位队友窝在房间里,或聊天,或写点东西,享受着闲舒的时光。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就要这么过了,而这也基本是我们内陆队员返回中山后的生活缩影。
细细算来,回来已经一周了。这段时间,内陆队的工作主要是后期的物资和装备的整理,包括食品、生活用品的整理,雪橇、车辆的整理以及维护等。前面的工作之前的几天已经基本完成了,余下的只有车辆的维护,而这个普通队员帮不上多少忙,全部的重担压在了四位机械师身上。

此外,内陆队两名队员--机械师徐霞兴、医生唐德培,完成内陆考察后要继续留在中山站执行越冬任务,分别担任越冬时期中山站的站长和医生。2月14日,中山站举行了站长交接仪式。升国旗、奏国歌后,前任站长邵辉卸任并将随后随雪龙船返回国内,而新任站长徐霞兴接替站长职务,而唐德培也接手了中山站医生的职务。由于徐霞兴和唐德培都是内陆队员,所以内陆队特意为他们举行了"出嫁"仪式--队员们将他俩抬着送给了越冬队。
除了工作,内陆队也必须迅速融入中山站的生活和工作中。五十多天的内陆生活,队员们已经基本没有了正常作息的生活习惯,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奏非常重要。另外,站上的活动和工作,队员们也要调节身体和心态,积极投入并参加。
雪龙船仍然在从长城站返回中山站的途中,预计2月23日可以到达中山之内,届时,站上的部分科考队员将提前上船,以缓解中山站人员过多带来的压力,内陆队上船时间可能稍晚,而具体何时返程回国还不能确定。(完)

内陆冰盖队顺利返回中山站
2月9日阴北京时间23:30
"终于回来了!"--整整五十天,这是所有历经了千辛万苦饱受了风雪劳累的内陆队员们禁不住的慨叹,统一而发自深心。
今天,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走完了与中山站间最后的70多公里距离,而截止2月8日,科考任务已经全部顺利完成。一路上,队员们显得轻松而兴奋,望着滚滚前行的履带车轮,那种久别回家的急切感让人陶醉。距离越来越近,深蓝的大海在前方逐渐可见,夹在淡蓝的天空与白色的冰雪之间,如一卷欢迎王者归来的横幅,并且逐渐变宽变阔。海上漂浮的各形各状的冰山,如横杂着的无数银色船只,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还有起伏的山脉、黑色斑驳凹凸的陆地,一切都变得亲切而温暖,这是大家熟悉的地方。最后十公里,队员们决定开始距离倒数:"十,九,八,……,四,三……"还没来得及数完,考察队的车队已经扎入了赶来欢迎的人堆里。
留在中山站的24次南极科考队领队助理糜文明和中山站站长邵辉率领站上的队员们,搭乘直升飞机,赶到距离中山站十公里左右的地方,欢迎内陆冰盖队胜利凯旋。作为回应和感谢,考察队徐霞兴机械师要求雪地车全部开灯。车还未来得及停稳,队员们已经冲下去与前来欢迎的中山队员们拥了一起,五十天,大家分开得太久了。邵站长捧出一瓶香槟,内陆队队长孙波老师抑制不住兴奋,打开瓶盖后便将香槟泼将下来,一通"发泄"后,瓶里已经滴酒不剩。再看十六名队员,个个捧着个空杯子,于是大家疯笑不已。
欢迎仪式结束后,内陆队正式返回中山站。事实上,考察队回归中山站的最后七十公里并不轻松。其一,由于事先考察队和中山站取得了联系,确定内陆队出发十公里左右,直升飞机将再次尝试为考察队空运食品,加上由于厌食和即将回到中山的兴奋,所以许多队员出发前连早饭都没吃。到了直升飞机空运食品的地点后,考察队得到的消息是"直升飞机因为天气原因,无法飞行,在距离约定地点9公里的地方掉头返回中山了",这样,部分队员一直挨饿到晚上8点半。其二,一辆凯斯鲍尔300液压油泄露。无奈,考察队不得不停下来维修,这对于迫切希望回"家"的队员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而更雪上加霜的是,一路上,液压油发生了两次泄露事故。其三,车队挂载的雪橇在下一个大坡的时候发生了相撞事故,雪撬。由于车队雪橇采用钢缆相连,属于"软"连接,在下大坡时,后面的雪橇会自动"滑雪"撞上前面的雪橇。考察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使用一辆雪地车在前拉撬,一辆雪地车在后拖拽护送的方法慢慢下坡,但是,在最后一趟的时候,钢缆绷断,后面一个搭载生活舱的雪橇滑行撞上了前面搭载发电舱的雪橇,所幸没有造成舱体损坏。这样,撞上其实是万幸,否则,后面的撬会一直滑行到坡地,那样,就是舱毁撬烂的惨果。其四,跨越融水沟。融水沟隐藏在表面薄冰下,边沿和宽度都无法判定,深度也不可预料,对于车队通过非常困难,尤其是考察队装备的重型CAT车,重达25吨,很有可能掉陷进去。徐霞兴老师亲自下车指挥,反反复复地检查融水沟状况,仔细寻找车队过沟的方向和位置,最后,在他撕心裂肺的呼喊指挥声中,车队顺利通过了融水沟沟。但是,五号CAT车已经来回折腾了五次,前四次都因为过沟的方向和位置不精确而不得不倒车退回,就连平日握惯了手术刀的五号车司机唐德培医生也出了两手冷汗,而因为考虑到安全,他的副驾驶早已被要求下了车。事后,老牌机械师徐霞兴老师也坦言,当时他的心里真的害怕了。
克服了许多困难,考察队终于回到了中山站,并且再次收到中山站留守队员的夹道欢迎,为了感谢他们,我们齐声喊了一句:"谢谢中山的兄弟们!"为了等待内陆队的归来,站上直到晚上8点多仍未开饭。大家坐在餐厅,热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气氛也热烈起来。

整整五十天没有吃一顿像样的饭的我们,自然是风卷残云,瞬间把桌上的饭菜扫荡了个干净。最后,发现白菜最抢手,而冒着热气的饺子最让人难忘。欢迎晚宴上,站长邵辉宣布,晚上9点到11点半期间,站上的浴室留给我们专用。
终于回来了,历经了这一切,有幸历经了这一切,我不知道用怎样的字眼来形容这个过程。正如夜晚璀璨的星空,正如锦上秀丽的花朵,我想,当我日后陷入深思细细回忆,那么,举手低头之间,必然会时时涌现这样美妙的画面,而过去的点点滴滴,必然是星空阑珊的星星,必然是芬芳美艳的朵朵鲜花。
回到中山后,内陆队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之后的几天,考察队将以休整为主。

雪过天晴中山站愈显漂亮,铲雪凿冰挖油管等待"雪龙"
2月18日晴北京时间23:00
早上,阳光穿窗而入,还迷迷糊糊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雪停了。的确,雪停了,天放晴了,不过,风还保持在五到六级,而且气温略有降低。三天以来,连续肆虐的暴风飞雪一直将大家困在屋里,寸步难离,而期间最艰难的莫过于去食堂吃饭--平日宿舍至食堂的二十米距离,积雪过膝,风吹得人无法呼吸,雪打在脸上活生生的痛,就连眼睛也睁不开。据说,越冬时候,这种天气是常事,为了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站上不得不在宿舍楼和食堂之间牵起一根绳索,方便大家"摸索"前行。出门,发现整个站区已经隐隐约约埋在了雪中,地上到处是各形各状的雪丘,非常漂亮,更漂亮的是远处漂浮在海上的冰山,与海水蓝白掩映,而自身又透着幽蓝。

转自:http://zaobao.zjol.com.cn/oblog/u/222/archives/2008/9.html4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