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评孙中山(3) |
[游记]评孙中山(3) |
2008-07-01 sina.com.cn |
接下来的几年,中外历史上相继发生了几件大事,对孙中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孙中山思想的转变。1917年11月7日,俄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在欧美的多年考察中,不仅考察研究西方的民主政治,也研究了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他的三民主义本身就是西方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经历多年的革命挫折之后,孙中山从俄国革命中看到了希望。1918年初,孙中山给列宁致电,对列宁表达敬意,“并愿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斗争”。他支持“五四运动”,高度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作用,认为“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在中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纲领。1921年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通过了《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二次护法期间,国民政府在短期内统一了两广地区,并积极筹备北伐。是年底,孙中山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商讨中俄结盟的可能性。1922年1月21日,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即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孙中山派代表出席。会议期间,列宁接见了国共两党代表,正式提出国共合作问题。4月27日,孙中山在广州会见少共国际代表达林,正式与苏联政府建立了联系。1922年6月,陈炯明炮击总统府和孙中山住所粤秀楼,发动叛乱,以表达他对北伐的不满。孙中山在卫士护卫下脱险抵达海珠海军司令部,旋登楚豫舰,后又改驻永丰舰,率舰予以反击。住在粤秀楼的宋庆龄,也是在卫士的顽强战斗和作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才得以脱险。在永丰舰上坚守了两个月之后,孙中山不得不离开广州,来到上海。孙中山后来感叹道,在他的革命生涯中,“顾失败之残酷,未有盛于此役者。”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1922年9月,孙中山在上海召开了研究改组国民党的专题会议,共产党人参与了有关工作。孙中山邀请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以为国民党输入新鲜血液。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苏联与国民党的合作也更加紧密,1923年1月26日,两国间签订了《孙文越飞宣言》,确立了双方的合作事宜。国民党改组后,共产党人在本部各部及参议中都有人担任职务。1923年2月21日,陈炯明被桂系逐出广州后,孙中山重返花城,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在广州,孙中山加快了改组步伐,既邀请苏联代表鲍罗廷任顾问,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了改组宣言和党纲草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在多次进行武装起义而以失败告终的经验中,孙中山深刻认识到,只有建立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军队才能夺取政权,才能建立民主共和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1924年1月24日,委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勘定黄埔岛原广东陆军学堂、海军学堂旧址为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这所军校后来一般称之为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廖仲凯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官兵后来成为北伐的主力军,也产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批经国英才。现代中国著名的中山大学亦系孙中山所创建。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武装政变,推翻北京直系政府,囚禁了总统曹锟,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欣然接受邀请,并发表了《北上宣言》。他提议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以谋求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一路上,孙中山不顾旅途劳顿、有病之躯,到处发表演讲,宣传革命思想。惜这次北上之旅也成为孙中山人生的最后一站。1925年3月12日,59岁的孙中山因肝癌赍志而没。孙中山临终前殷切希望“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我想,孙中山无疑是带着巨大的遗憾离开人世的。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民主革命、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繁荣富强,有多少事要做啊,真是事业未境啊!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巨大损失,孙中山如果多活十年、二十年,中国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少更多曲折。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如果孙中山不死的那么早,国共两党就可以继续团结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实现国家的统一,就可以更早地开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就可以按照他制定的时间表实现民主政治,也不存在台湾问题。巨星陨落,举国上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外各界,悲伤无限。在北京,三十万市民参加了孙中山的追悼会,十万人为他送葬;俄共(布)中央发来唁电,莫斯科停止办公一天,各工厂停工5分钟,并下半旗致哀;在东京、伦敦、巴黎、纽约、旧金山等国际性大都市及东南亚等地区,都召开了追悼大会。四年后的1925年6月1日,孙中山的遗体从北京运到南京,安葬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上,中山陵也成为南京的一个著名风景区。 孙中山离开我们已经整整82周年了,在一篇写上海的游记中我为何要不惜笔墨用较长篇幅来讲孙中山呢?这是因为他的民主、民生思想及他的革命事业对我们有巨大价值,他那以天下为己任、顽强奋斗、不惧艰难困苦等高尚人格与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 纪念孙中山,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真正的民主政治家。而在他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上,尽管有值得一提的尧舜禹原始禅让民主制、唐太宗的励精图治开怀纳谏明君政治、打破等级制广收天下贤才的科举制等闪光点,但从总体上看只不过是一部皇权专制的历史。 纪念孙中山,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真正致力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家。中国炎黄及儒家文化的传统,主张民为邦本,富民教民,自古以来从来不乏关注民生的政治家,而且在欧洲未发生文艺复兴及工业革命以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问题是当欧美日等国家进入意义非凡的政党政治及工业革命的新时代时,大中国还在那里抱残守缺、止步不前,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清朝尽管先后产生过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人物,但毕竞未形成一种国家力量。他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对国家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都作了战略规划,不乏深谋远虑、远见卓识和现实意义。他能够放弃代总统职务而担任全国铁路督办,表达了他致力于国家建设的决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e7794010008xh.html6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