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佛山游记

[游记]白佛山游记

2007-07-18    

仰慕白佛山许久了,却一直没有机会登临。从小听着祖辈讲述“白佛山老奶奶”的神奇和白云洞、黑云洞的妙趣,窃以为这一定是个仙山。
第一次登临白佛山是在2000年。同学约我去登山,阳春初至,便欣然前往。山上刚刚修建了青石路,为登山提供了不少方便。我们从南面登山,一路拾阶而上。山门颇为雄壮,尽管是新建,却也古色古香。上书“白佛山”三个隶字,颇有真趣,耐人寻味。背面书“同悟一心”四字,龙飞凤舞,粗看毫无章法,笔画亦无讲究,但细细思来,宁拙勿巧,正是其中真昧。
山前有一小丘,传说白佛山原与泰山相连,因为二郎神和孙悟空斗武,被二郎神一鞭子打掉了山头,落在这里,造就了这座小山。
青石路曲径通幽,在古柏掩映中,自得一份幽然。一路说说笑笑,自然不会寂寞。路两旁已有零星几个卖小玩意的商贩,路旁的灌木正孕育着新芽,眼看着这勃勃生机,脚下便也生风。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满怀美好憧憬。
登上几十级陡峭的石级,便到了三教寺,据传是金代所建,内有新塑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的像。进门亦有“同悟一心”四个大字,看来正是中国文化包容的见证,三教归一,正如古人所说“红藕绿叶白莲花,三教原来是一家”。不同的主旨,不同的追求,甚至不同的国度,却被中国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清净为天下先,佛教的万法皆空,在这里,“同悟一心”,归入自然。同悟一心,是颜回的安贫乐道,是老子的心地清凉,是释迦的心无挂碍。
三教寺往西折而北上,有一块大的石面,上书“云山雨脉”四字,概括了白佛山的特色。民谚说:“白佛山戴帽,庄稼老头睡觉。”双洞吐云,云雾缭绕,转眼就会细雨菲菲,赋予了这山灵性。近处亦有一“白佛山赞”,惜年代久远,更兼风雨侵蚀,字迹模糊难认。
再走几十级旧石阶,就可以看到闻名遐尔的大佛了。大佛的道场下面,有一天然小石洞,洞口有一鼋头,洞内很窄,也不长,小孩子可以钻入,但现在已被护山者用铁载体栅栏封住,不能进入。据说里面只有一个小的佛像,而尽头就在大佛的道场中央,在道场上也有一洞口,可依晰看到佛像。
大佛原来是露天的,仰天端坐。 后来为了保护加了石墙和铁门。据记载,大佛雕于隋代,高7米,向前摊开的手掌就有1米多,为齐鲁隋代第一大佛。雕像为圆雕,笔法冼练,造型朴实。佛像没有脖子,看上去憨厚可亲,笑容可掬,被称为“下里巴人”。两旁的石壁上有许多浮雕,取材于佛经故事,并有文字,惜已损坏严重。
大佛西侧,仰望可见一洞口位于峭壁之上。进入这个山洞便需要“罐子鼻”的帮助,在洞的西面,石壁上雕了许多月牙形的石坑,正好用手抠住,攀援而上。洞口已被锁住 ,只能看到石像的侧面。这三尊佛像是唐代所雕,造型优美,笔法细腻,被誉为“阳春白雪”。
大佛东侧也有一个山洞,可拾阶而至,洞内有几尊残破的雕塑,据传,内有宋代浮雕玄奘法师的法像,酷似他本人。大佛左右的石壁上还有零星一些小的浮雕,已模糊不清。
在大佛前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白佛灵光”颇为灵验,保佑好人一生平安。在石碑前扶栏远眺,西面稻屯洼水波涟滟,南面小镇错落有致,东面县城高楼林立。心胸开阔,百忧全忘。
第二次登山是在2003年,我调了工作单位,白佛山悠然可见,离的很近,同事相约去赶山会。
白佛山会是在每年的二月二,百姓们常说的“龙抬头”这一天。二月二是个好日子,乡亲们都说这天宜理发,期待儿成龙女成凤。民间还有“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老李本是一只龙,因为救人损伤了自己的尾巴,每年二月二他都要出现,所以常常会下雨。
以前人们赶山会,走山的西侧,给“老奶奶(元君)”烧香祈福,据说白佛山的老奶奶是泰山老奶奶的妹妹,非常灵验。
山的西侧也修了石阶,一路蜿蜒而上,便可看到一处红墙碧瓦的院落,座落在一个小小的悬崖之上。院内有一莲花宝座,民间传说是“老奶奶”的洗脚盆,常年有积水。元君祠建在山壁上,台阶又高又陡,没有栏杆,上的时候,几乎是爬行,倒也显得虔诚。石洞两间,顶部非常平,俗称“无梁殿”,内有整块山石雕成的元君像,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面目慈祥,就像送子观音。许多善男信女三叩九拜,轻声祈祷。石壁上有壁画和对联,但均不清晰了,壁上有的地方还有水珠渗出,颇为奇妙。
出了院落,向南沿一羊肠小路,可曲折到山的南面大佛处,路上有一处平台,自山间向空中伸出,像一钓鱼台,足以赏心悦目。不远处有一深洞,深不可测。再往前行,有一山泉,泉水清洌,沁人心脾。
第三次登山是在今年,专为寻找吐云的山洞而去。和一好友,沿大佛东侧的山谷攀援而上,遇到一位放羊的老人,便向他询问二洞的位置。老人说,就在山上不远处。我们一路寻来,果然见到,洞口非常潮湿,分别写着“危峰云洞”和“沧海消息”几个大字。两洞相隔不远,洞口有一间房那么大,再往里就越来越黑,越来越湿,深不可测。老人说,这洞和大海相连,隐约可听到水声,涛声。
山顶稍为平阔,我们登至玉皇顶。这个玉皇顶较为简陋,山石斜依的小屋,三个模糊的浮雕。
在老人的指引下,我沿羊肠小路寻幽而下,情趣盎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山有佛的神圣,这山有云的清灵。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登山其实是一种心境。

评论 (0) |

原始链接:http://scxx1158.blog.sohu.com/42665759.html
转自:57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