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情游记丙中洛这个地方 |
[游记]心情游记丙中洛这个地方 |
2007-07-16 elong.com |
从六库出发沿着怒江一直往北,身体蜷在车上八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期盼已久的丙中洛,那块置于观景台的石头上清晰地刻着湖蓝色的字体,丙中洛!丙中洛!是的,丙中洛。这个隐匿在怒江深处的小镇就这样展现在我眼前。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当时的心情,当我来到我向往的期待的地方,我发现这个地方并不同我的想象,是一种意外?是一种惊慌?是一种失落?是一种发现?对,是发现。丙中洛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发现的。 一、每一条彩虹都是新的 清晨醒来的时候,丙中洛被漫山的浓雾萦绕着,下雨了,于是我们改变了徒步去秋那桶的计划,决定去东风普化寺。 从重丁村出发,沿着山坡一直走,走到底,便是东风村。一路上细雨不断,头天不幸来了大姨妈,我只得打把伞慢慢在雨中穿行。同行的小狼和老邵,一前一后,一个与当地人不晓得在聊些什么,一个拿着相机边拍边走。我行在中间,倒也觉得自由自在,我总是喜欢有那么一段时间,在行走的时候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只是不停地走,我沉浸于其中,享受行走给我带来的快感。 满坡的金灿灿的稻子增加了这种快感,秋天的丙中洛,稻子成熟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我闻到了稻子被雨水浸出的香气,是收获的喜悦的味道。沿着稻田一直走,一直爬坡,觉得疲惫,却是畅快,还有什么比行走更令人觉得快乐的事? 东风村躺在稻田的深处,普化寺藏在东风村的深处。 走进普化寺,目光沿着微开的门缝望向寺内,可以看见满院白色粉红色的花,长长的枝茎遮掩了庙宇,只见得屋顶在摇曳的花朵丛中忽现。寺内正在兴建土木,喇嘛们都在忙活。从花丛中穿过,终于看见这座始建于清朝的建筑,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依然屹立。 我站在普化寺内,将目光向寺外延伸,我在站在那里,我并没去追溯几百年前寺院的雄伟模样,我在想象几百年前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怎样的人民,这片展现在我眼前美丽的土地在几百年前是否比现在更美,或者是一片荒芜? 从这里走到秋那桶要多久?小狼问寺里的小喇嘛,小狼的话截断了我的思绪。 小狼决定去秋那桶,我还是要期盼天能够放晴。于是我跟老邵去了丙中洛,之后决定去贡当神山,因为四哥说,山上可以看到丙中洛的全景。 午饭后,我们上路了。 沿着碎石缓坡路一直前行,耗不了多少体力,却能见到丙中洛一点一点与视线交错开,我的视线在慢慢上升,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看丙中洛,看到的是不同的美。雨忽下忽停,太阳也忽隐忽现。这样的天气,注定可以看到彩虹。而且是很多的彩虹。 每一条彩虹都是新的。在丙中洛,在这个秋日多雨而又见阳的午后,我看见一条接一条的彩虹在不同的角度同时或者间隔着出现在屋顶、山腰间、在怒江上空。 达到观景台的时候雨停了,最后的太阳光穿过云层射向大地,射向片大片的金黄色的稻田,射向青黑色的村庄。我找不到一个确切的词来形容我的眼睛享受到的美感,这是一种复杂而又简单的美,是一种多元素的完美融合。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雨后阳光的滋润下,奔放的金色中蕴藏的宁静的青黑,还有怒江奔腾的江水。 二、五里,抑或翁里 四哥说,其实五里的发音应该是翁里。 可是,不管她是五里还是翁里,都是不重要的,因为在我心中,无论她换成怎样的名字,她永远是怒江边上那个最美最美的村庄。 小狼、圆苑、丹丹都说,好的风景都在铁索桥前,于是我放弃秋那桶,我决定去五里,去这个小狼说很美圆圆说很美丹丹也说很美的村子,鬼哥也说上次他们去怒江,遗憾的便是没时间去五里。 其实无论怎样都会是一个遗憾,我放弃秋那桶跟放弃五里都是遗憾。 跟老杨老邵一起上路。还是打着伞在雨中穿行,当地人说,丙中洛的雨一下起来没一个月是收不了的,我没法等到雨停了,只得上路。 平缓但泥泞的乡村道路,不时有汽车急驰而过,我们不得不躲到一旁避免汽车经过时溅起的污水,车过得多了,我不禁有些抱怨,这样的地方还是应该没有车为好。可抱怨是没用的,一路上还是有不少汽车急驰。车开得很快,或者时间对于乘座在车内的人是无比重要的,要不怎么不停下来静静品味怒江呢?我还是觉得对于美景的接近,付出一定的体能跟力气是必要的,就象一粒稻谷,如果没有亲自在春天播种,怎么懂得秋收的意义?因为只有当你流过够多的汗,才能够真正体会风景的美。 到石门关的时候,看见一男一女正在搬运石头,便问这些石头从什么地方来的,男的回答是怒江的石头,他们捡了抬上来的。我问这石头是卖的吗?他回答是。不规则的形状不规则的图案,从指拇般小到南瓜般大,我想象他们搬运时的艰辛,我想买一个,选了一块绿色的,四分之一处有一条白色的圈,我问多少钱?男的跟女的一阵咕噜咕嘟,说,送你吧。 我拿了石头说了谢谢。内心说不出的滋味。 继续前行。老杨一路上祸害村民的板栗跟核桃,我心里还是想着老乡的鸡。老杨说,你怎么不说话呀?在想什么呢?其实我什么都没想,只是听怒江的水声,然后沉溺于行走。 过了清澈的四季桶河,五里就在前面不远处。这个镶嵌在怒江边的小村终于进入了我的视野,虽然天空还是一片阴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美丽,反而显现出另一种美丽。在细细的小雨中,炊烟四起,骡子浅吟,劈柴的声音跟河水声相互交融,然后你可以站在任何一个山头,俯瞰这个种满了玉米的村子,然后闭着眼睛享受。 我已经记不清怒族女孩秀珍是什么时候闯入我的视野的,我只记得我在翁里某户人家的屋檐底下享受略微探出头的阳光,屋的老主人正在一旁切着猪菜。秀珍是跟她的弟弟一起来到我们面前的,老杨给了他们许多糖,她跟她弟弟一样用羞涩好奇而又渴望的目光看着老杨手中摊开的糖,她伸出她脏脏的小手接了过去,随后递了一些给她的弟弟。他们开始吃糖,还是用那种羞涩好奇而又渴望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你叫什么名字?老杨问。 五年级?你才九岁怎么就念五年级了?我对秀珍的回答感到惊诧。 秀珍的弟弟是一位不会汉话的孩子,在我们与秀珍谈话的整个过程中,他始终怯怯地站在姐姐的旁边。后来又来了两个怒族的男孩,同样漆黑的大眼睛,同样的脏脏的外表,同样的不会汉话。老杨拿出数码相机,问秀珍上的学校是四秀桶小学吗?我忘了秀珍是怎样的回答,只是清晰地记得她的泪水突然滑落,在她看着老杨不断翻动照片的过程中,我看见她的清澈的泪水从她同样清澈的眼睛中溢出,随后坠入泥地中。 我对秀珍充满了好奇,我想不明白眼前的这个女孩为什么会突然哭泣,我将她搂入怀中,问她为什么会哭,她不答,只是吱吱地笑,噙着泪水不停地笑。我说,我们去你家好吗?她说好。 秀珍的家就在我们休息的这家人的旁边,很近,走几步路就到了,门口拴着两头驴子,正在埋头吃草。我们随秀珍走进她家,走进翁里村一个普通人家的屋子。怒族的屋只在墙上开一扇很小的窗,木头搭建,窗主要是透光之用。围座在秀珍家的矮小的桌旁,桌前烧了一堆旺盛的火,秀珍的父亲给我们温上青裸,秀珍的母亲给我们送上酥油茶,问我们是否要吃饭,犹犹豫豫中还是说要吃。虽然我们不想给他们增加麻烦,但我还是很想知道怒族人平时的生活。 只有一个菜,青椒炸腊肉,青椒太辣,腊肉太肥,我忍着辣味把一整碗米饭吃完了,内心说不出的滋味,如果是他们自己家吃,可能不会有米饭,可能不会有腊肉。老杨与老邵还有当地的一个曾经的代课老师说着教育问题,我无心倾听,我只是想起了一个贫困学生的话,她说,她的成绩越好,她的母亲就越烦她。 走的时候,老杨留了些钱,秀珍的父母说了扎西德勒。在最后的翁里时光,我看着那些水磨、房屋、果树、村民还有怒江,感慨万千。 天空的雨断断续续,我们在不停地前行。 从翁里沿山路行到铁索桥后,我便期盼着一辆车的出现,临近傍晚雨天的丙中洛,实在没有多大的魅力让我继续支付我的体能,幸运的是,不到十分钟,一辆载货车便出现在我现的视线中,我招了手,司机停了车。与老杨坐在副驾驶仓内,一路颠簸不堪。司机是黑龙江人,在此水电站的工地做运输,第二天要去察瓦龙,老杨要完成他走遍祖国所有省的愿意,约下了时间跟黑龙江司机去察瓦龙。老邵说他要去大理。小狼要翻碧罗雪山没等着伴 |
转自:http://bbs.elong.com/viewthread.php?tid=2549992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