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光孝寺之行 |
[游记]光孝寺之行 |
2007-07-16 yculblog.com |
前两天和两个朋友一行三人到光孝寺去走了一趟,朋友是为了求佛,我是为了走走。虽说是走走,但实际上身处其境的时候,还是不免要入乡随俗,所以我也随朋友向菩萨们拜了一拜。 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很正式地做拜神求佛的事情。很久以前的小时候曾经做过类似的事,但那更多只是一种对传统礼仪的遵循,过程中并没有什么自主意识。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好,我只是依着父母前辈们的要求拿着几炷香对着香炉背后鞠三个躬这样,至于鞠三个躬对我意味着什么,鞠躬前没想过。鞠躬时没想到,鞠躬后也没想过。 光孝寺是佛门之地,但并不清静,人气还挺旺的。朋友一进门就说感到佛光普照,但我却完全感受不到,联想到佛法重顿悟,我忍不住暗叹自己悟性的低下。 大门右手边的长桌子上摆着香烛之物,因为钱包比较羞涩,我只买了一小捆的香。反正香不在多,有烟则灵,香烟袅袅的,不见得就比大捆的寒酸,而且佛祖菩萨们这几天的口味不太喜欢浓郁而是改为欣赏清淡一点的也说不定。 每个神佛面前都有几个虔诚的人,或跪或站,或念念有词或脸色凝重,我拿着香,颇为茫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神佛的世界应该也有官位等级的吧?要是乱了敬拜的顺序就不太好了。好在朋友是个中老手,对敬拜顺序了如指掌,我跟在他后面一如小时候跟在父母后面,给各个神佛一一鞠躬。 鞠躬之前,我注意到人们都是把香举高至额头顶,默默地站一会,朋友也不例外,这大概是在祷告吧。嗯,上香时间到,我们一起来祷告。为了不显得与众不同,我也用差不多的姿势拿着香,装模作样地站在那里,本想好好祈求一番,但在“祈求什么”的问题上我浪费了太多时间,转眼看到朋友已经完成了,我匆忙结束祷告。 进香完毕后,我们到处走了走,发现这里虽是佛门圣地,但红尘世界也无处不在,一个小和尚一边发短信一边在我们面前走过的时候,我不禁为他手上那部手机时尚的滑盖造型而感慨。经过一个小卖部的时候,我们走了进去。小卖部里卖的都是能求平安的东西,只是不知道那些东西有没有都经过开光的?当然,要奢求这些小饰物跟释永信大师开光的电话号码比美是不可能的。 我顺手拿起一个黄色的,材料貌似鹅卵石的小动物石雕,朋友说这个动物叫貔貅,是神佛们的坐骑来的。我对是否坐骑兴趣不大,但这个坐骑石雕底部刻着的“乾隆玉玺”四个字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看到这四个字,我才发现这个石雕原来不是佛门的圣物,而是皇门的圣物!当年南朝烟雨滋润了四百八十寺的楼台,现在佛门净地收藏了百年皇朝的镇国圣物(虽然是赝品),颇有国人恩恩相报的传统。我让朋友看了一下后,把石雕小心翼翼地放回去,凝神地注视了一会,悄悄地走开,为免打扰了佛家与皇家深刻的心灵交流。 朋友接着把我们带到一个佛门圣物卖得更齐全的地方。我没想到这个大卖部居然是释迦牟尼殿。一进门就看到佛祖高大的身躯端坐在大殿中央,大殿四周的玻璃柜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玉器瓷器之类。我围着佛祖走了一圈,发现他的屁股下面居然站着两个关公的小塑像,不禁惊讶佛门影响之大,影响历史之深远,连关圣帝都要在释迦牟尼下面混日子了。玻璃柜后面坐着两个女生,一个在那里沉思,可能是在参禅,另一个则跟两个和尚谈笑,可能是在接受传道,不得而知。一个女信徒跪拜在佛祖面前,虔诚的神情丝毫不为旁边僧俗之间的风生谈笑所动。 围着大殿逛了逛,发现所卖之物也没什么新意,来来去去也都是那几样,反倒是一旁僧俗间的对话和他们的笑声更让我感兴趣。我装作在欣赏小饰物,然后不经意地抬眼看了一下那女孩,刚好她也一脸娇笑地转眼向我这边看来,颇觉无趣,便出来了。走出大殿门时候,我转头再看一眼,佛祖炯炯目光看破红尘繁琐,一脸慈祥对着天边的云舒云卷,但却仿佛完全感觉不到近在眼前的尘世浊物。 离开时,在寺院门口处,一个身材高大,左手臂绑着绷带的和尚,右手拿着一个度碟递到我面前,口中念念有词。我听不清他说什么,也不知道他这种行为对于大门敞开的光孝寺意味着什么?在想明白之前,我快步跟上朋友,离开了这个千年古庙。 阅读11次评论文件夹: 最新评论 |
转自:http://win16.yculblog.com/post.1788264.html3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