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怒江大峡谷游记五 |
[游记]怒江大峡谷游记五 |
2007-07-19 ljyyz.com |
2月13日 天气异常(大年初五) 一早醒来,天上开始下大雨,我想山上应该下雪了。听说当地人没有吃早点的习惯,又多睡了一会儿。起床后,我们在一家缅甸人开的饮食店要了饵丝、油条吃,爱吃甜的要了豆浆。围着火盆开始填肚子,见火堆里有几个烤土豆,问老板娘买不买?老板娘用标准的云南话告诉我们“吃嘛吃嘛,不收钱儿”,里面有三个,我们只好意思拿了两个,给他们剩一个。切成几份,就着从昆明带来的“麦当劳”辣椒面吃完了土豆。这时,一个缅甸男人进来叫东西吃,好像他跟老板认识(其实也不奇怪,就这么大个地方,他跟所有人认识我都不会觉得奇怪),没说话,老板就开始为他用面皮裹着鸡蛋炸吃的。炸好后切成小块端上来,他自己动手泡了杯速溶咖啡,攒着吃了起来。同伴中喝豆浆的那个家伙,盯着人家看(主要是因为他皮肤太黑,象老外,却说中国话),人家马上将盘子递过来“尝尝,吃一点,很好吃”,同伴一愣,马上跟人家客气起来,你推我让的整了好半天,才拿了一块放到嘴里大嚼。我们问他怎么样?他说像“甩手粑粑”。老外还要让我们尝,我们都各找理由婉言拒绝了,可能他也看出来,我们7个人,每人尝一块,就没他自己的了,所以不再客气,又一个人吃。 早餐(或者是午饭)过后,我们还是准备到边卡试试,看能不能通融通融,让我们到国门界碑前参观一下。还好,我们当中有武警,虽然现在边防归了公安部管,但多少人家还是要给云南总队来的一点面子的,和值班的干部谈了几句,他叮嘱我们注意事项,一一检查了我们的证件,叫我们快去快回,然后就放行了。为了让他放心,我们打算把车子停在哨卡这里,步行过去,他告诉我们还有点远,还是开车过去吧。看来他很信任我们。车开了五、六分钟就到了中缅边境,界碑就竖立在这里。我们匆匆在国门前拍照留念,然后返回,出哨卡时和防我们进去的值班干部打了个招呼,卫兵清点了人数,就让我们走了 现在我们开始返程,准备直接杀回大理,如果到六库的时间充裕,也做好了去腾冲泡温泉,吃“大救驾”的准备。大雨仍然未停,我们越往上走,越觉得天气骤然剧变。路面上不再是雨水,已经开始结冰。慢慢的,冰也不见了,而是积雪。云层开始压低,最后我们直接置身风雪当中,我们后悔在旅店时已经料到下雪却没有买一副防滑链装在车轮上。车身突然一个侧滑,大家一起尖叫。还好是向着山壁一侧侧滑的,于是我们下车,开始商讨办法,最后决定,将车推行一段路,看看前方的情况如何。这样推推走走,1个小时过去了,有人觉得这不是办法,我们衣物带得不够,这次出来除了老婆都没有准备爬雪山的衣物、装备。于是停下来休息,7个人挤在车里默默无语。我觉得还是应该往前推,因为这里离风雪垭口不远,垭口以东向阳温暖,应该不会有这么厚的积雪,甚至有可能没有下雪。而另一个同伴觉得从安全角度出发我们应该返回片马住下,可问题是下山车辆更容易打滑,人在车上增加重量倒是可以让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更大,但没有人敢再坐上车走了。其他人趋向于我的办法,主要是因为片马实在不是个好地方,都不想回去。于是我们还是推车前进,老婆是女的,就在一边跟着走,一个人在车上驾驶,其他人在后面推车。还好,老婆怕冷,临行前把我们登哈巴雪山时用的登山服带出来了,所以我倒不是很担心她。又走了半个多小时,还没见到垭口,我们急中生智,想出了另一个办法,打“110”求救。先申明一下,我可不是中国移动的托儿,可是在那儿,移动的电话就是还有一格信号,就这格信号,我们拨通了“110”。断断续续的通话中,我们大致说清了目前的处境和位置,然后说能不能让他们送条防滑链上来。最后这点不知道他们听到没有,电话断了。休息了好半天,也没见有车上来,我们有点灰心。又推着车向前走了一段。这时身边有车辆驶过,都是本地的中巴客车或者越野车,唯一见到一辆昌河微型车,也凭着胆大心细的司机娴熟的驾驶技术绝尘而去。不一会儿,一两迷彩猎豹使了上来停在我们后面,车上下来一个武警中校和一个士官,中校让士官开我们的车试试,士官开了一段,还是不行,叫我们推车,中校驾驶他们的猎豹跟在后面。这次速度快了一点,士官停车后叫我们就这么开,后面有人推着,只要在大破转弯路段不停下,不会滑得很厉害。中校也下车对我们说,我还以为你们车陷进雪地里了,原来是打滑,只带了锄头和铲子,看来没用了。原来他们就是来救我们的人。刚才和“110”要防滑链的事想必是没听到了。中校建议我们把车丢在这里和他们返回片马,可我们实在不想回去,就说推到垭口看看,如果不行再回去。中校表示同意。我们还是一个人开车,其他人推,老婆安排她坐上了武警的猎豹,安全的多了也暖和的多。中校和我们一起推车,边走边聊。他是片马边防哨所的所长,今天值班,接到电话后就赶来了。片马没有派出所一类的警察编制,边防武警既管边防又管社会治安,顺带履行“110”的职责。所长说明天再下雪,就要封山。好不容易推倒垭口,见到一辆摩托车从对面推了过来,向驾驶员打听那边的路,他说比这里好多了,就是这里难走。道谢后,我们决定驱车下山,所长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坡用点刹,不要一脚踩死刹车。在垭口合影留念后,我们挥手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告别。 下到山脚,看看时间足足耽误了四个多小时,腾冲是肯定去不了了。直接回程,我们都还意犹未尽。同伴提议再去澡堂会,也可以泡个温泉,晚上住六库。一行人又回到澡堂温泉,拿上洗漱用品直扑攀枝花大树下。我老婆没地方换衣服,所以她负责照相,我们舒舒服服泡在温泉池子里,刚才雪山上的一幕恍若隔世。 泡好温泉回到公路边的停车处,才发现后车窗玻璃已经被石头砸开,所幸损失的只是老婆的一只户外包和一包化妆品,另一个相机在车里安然无恙。看来不象行窃,倒像是小孩子的恶作剧。只好一路吹着凉风,回六库换一块玻璃了。 六库也在下雨,晚上在路边烧烤摊吃了一顿米线加烧烤,回旅馆睡觉了。 2月14日 阴(大年初六) 一早我们去吃早点,在早点摊遇到几个刚刚进来玩的昆明游客,我们把路况给他们介绍了一下,看样子他们有点想打退堂鼓。 今天的计划是到大理午餐、再晚餐,然后连夜赶回昆明。一路无恙。 2月15日凌晨 阴(大年初七) 我们平安到达昆明,扁担开花,各回各的家。 后记:2005年02月16日 《春城晚报》报道 仍有100多游客等待救援 2005年02月16日 09:50 云南日报网报道 记者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了解到,因大雪被困丙中洛的60多名团队游客15日已全部获救,同时又发现还有100多名散客等待救援。 |
转自:http://www.ljyyz.com/gonglue/njdxg05.htm3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