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州旧时租界区:沙面 |
[游记]广州旧时租界区:沙面 |
2008-05-22 sina.com.cn |
2007-03-05 | 广州旧时租界区:沙面 2007-03-13 11:04:41 大中小 2007-03-05 | 广州旧时租界区:沙面 标签: 广州 建筑 天主 领事馆 交通 沙面位于广州市六二三路对岸荔湾,沙面又名拾翠洲,是珠江岔口近岸处面积不足0.3平方公里的一个沙洲。公元1858年《天津条约》之后,英、法等国以该地作租界,并进行独立的市政建设。全岛以道路网分格为十二个区,建有领事馆、银行、教堂、学校等各类建筑。 建筑形式有新古典主义、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等。现仍保存的有红楼、维多利亚酒店、圣母天主教堂、新沙逊详行、法国领事馆等。 沙面可以说是广州最有意思的地方,这里在鸦片战争后曾被割让给英法列强,因此这里的许多建筑都带有明显的欧洲风格,位于岛上主干道的法国天主教堂是非常典型的代表。这里有着与广州其他地方不同的氛围和生活节奏,由于岛上实行交通管制,因此没有那种交通拥阻、废气污染的问题。像某些欧州的小城一样,这里的路边有许多家咖啡馆、餐店以及酒吧,人行道上放满了优雅的小桌椅。 这里四面环水,道路整齐,绿荫掩映,陆续建成了150多座欧式建筑,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欧洲小区景观,曾是全国唯一的租界人工岛。1997年国务院公布广州沙面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是凝固的乐章,物化的历史。 其实要拍好沙面的建筑需要很多时间,这次只拍了些大面上的,还有很多有特色的没来得及拍。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222eb01000790.html3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