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100多年前广州沙面租界欧式建筑群 |
[游记]100多年前广州沙面租界欧式建筑群 |
2008-05-22 sina.com.cn |
『点击浏览放大图片』 这组照片拍摄于两年前,在最近的假期整理出来。怀念南方温湿明朗的气候和包容开放的气势。广州这座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迫最早开放口岸的城市,其纹理打着自清朝以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底色。沙面是一座孤岛,四面被珠江环绕,地理位置、水路交通和风景,都属上乘。因此被欧洲殖民者选作在广州最早的租界地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里陆续成为欧式建筑的博览场,将近100栋别墅精华,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昨天和今天。坚硬的花岗石屋基,漆黑的铁栏杆,别致的门廊和窗户,都透着中国近代史上每种权力的体温。 英国太古洋行别墅建于1865年,大概是沙面最早的欧式建筑之一。还有英国、法国使领馆,以及汇丰银行建筑,更多的则是各国商人建立的洋行,也有民国期间的建筑,但都超过100岁了。波兰共和国的总领馆依然在沙面办公。我没有找到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铭刻在每座别墅外墙的铭牌说明。波兰总领馆门口有武警站岗,我往静静的院落张望几眼,然后走开了。朝鲜也在沙面岛的东部,占有一座破烂灰色的别墅。高高悬挂在门楣上的不锈钢标牌上用朝、中文写着: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驻广州经贸办事部。 沙面岛东西狭长,处处挺拔着粗壮、高大的小叶榕、樟树和桉树,看起来很有些年代了。岛上植被覆盖率很高。 沙面基督教堂。左侧紧挨着荔湾区公安分局。 沙面的基督教堂位于沙面岛的西端,漂亮,安静,暖色调的巴洛克建筑沉静在午后的阳光里。我径直走进礼拜堂,一位牧师跟进来,微笑着说:“你可以随便参观!”,然后从门口的前台拿给我写有基督教义的书签,随后又从旁边的柜子里翻出一本《圣经》给我。我前后里外游荡了一番。沙面基督堂隔壁是荔湾区公安分局。将公安局设在沙面,确实大煞风景。更让游客恼火的是,荔湾公安分局门口竟然有武警站岗。恐是我见识太少,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公安分局门口有站岗的。 沙面许多别墅都做居民楼,楼外飘扬着晾晒的衣服,象当年租界的万国旗一样扎眼。窗户上的遮阳篷、空调完全破坏了建筑的美观。还有一些建筑被作为商业用途,被改建得面目全非。美晨集团租用一座气派的洋行作为办公单位。我在门口遇见一个中年男子,他自称是美晨员工。他热心地指给我看大楼铭牌,并告诉我:这座老别墅中看不中用。他手指大楼说,这外墙70公分厚。 很遗憾,时间有些久,我忘记了每座建筑的铭牌说明,上面有建筑年代和最早的业主名字。10年前,跟一位学美术的上海朋友,在外滩两人手里握着啤酒罐,倚靠在栏杆上,他逐个介绍码头视野里的每栋西式建筑,什么巴洛克、维多利亚建筑风格,依稀还记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6d829901008gyt.html5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