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杂文第二卷hmz正文作品相关第127篇白云山游记解说词. |
[游记]杂文第二卷hmz正文作品相关第127篇白云山游记解说词. |
2007-07-16 zjj.com.cn |
上周四晚入黑的时候,突然狂风暴雨,行雷闪电。气温骤降,正是一阵清风凉酷暑,阵阵和风伴我眠。早晨醒来,决定游白云山。相机虽好,奈何不会用?得好好练习练习。习作中好的91幅,贴公园供大家欣赏。可惜拒绝图片,只能贴解说词了。 白云山是广州市肺,市政府花大钱为广州人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好去处,也是一件功德之事。九点多钟上到山上,游人之多令人吃惊。 图1是第一张照片,请看树枝扮成一个丹凤眼,连鱼尾纹都不肯马虎。 上了年纪了,既然鱼尾纹藏不起来,何不大大方方,展现给游人看呢?反正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图2是上白云山的石级,有上有落、川流不息的人流,不禁令人对广州人珍惜健康和生命的赞叹油然而生。 图3是蒲谷中晨运的人们。我专门往人少的方向拍了,这几个人的动作很默契。 图4图5是蒲谷的人造池塘和小桥长堤,竟然有人在池塘中游水。由于怕冒犯别人,相机已经专门对准人少的地方,总之找不到没有人的方向。 图6是蒲谷中的中央大榕树,只要树杆。没有别的树妨碍它,所以长得够张扬的。 图7是在蒲谷中吃的早餐。图8是在茗园吃的午餐,都是简单的两人份量。图9是在蒲谷中拍的悬崖峭壁,大约2米高。进了相片冒充万丈也是可以的。 图10是在蒲谷拍的如纱似膜的瀑布。图11是有顽强植物的石壁。图12是江南名竹,够孤傲的。 图13是双竹,互相有个帮扶,就没有那么孤独。图14是小溪。图15是小溪的上游,水流总是洁白的,静水无色透明,就不好拍了。 图16是钻到花心中采密的竹蜂。蜂类都是独沽一味只吃花蜜的,很奇怪它们为什么不怕糖尿病?图17是在能仁寺前拍到的空中缆车。图18是能仁古寺。提起能仁寺,就想起谋人寺。[清]文康著《侠女奇缘》,女主角十三妹何玉凤,起飞弹子灭了凶僧,连环进步鸳鸯拐打倒一个贼秃,雁 翎刀指东打西,大快人心。可惜那座能仁古刹在淮安,不是广州这一座。 图19能仁寺的寺门楼,自称佛境,到底历代在此修炼的人谁到达了佛境?没有说。 图20是一入山门顶心顶肺的题字,“即心是佛”呢还是“即心里佛”?姓党的人字写得不怎么样,今年写的就敢提在那里。我对他的图章研究了半天,繁体的党字,帽子里面的是什么字?可惜我没有研究过繁体。 图21是寺门牌楼后面的题字,总劝人回头是岸。走错路的当然应该回头,人人都走错路?回头就不错了么?大约根本原地不动,也不等于对的。 图22是刘永福的虎字的文物证明碑。刘永福是曾在交址支那抗法国侵略者的英雄,为他立碑值得。 图23是黑旗军的刘永福部下写的证明文字,这是在没有磨光岩石上的题字,石纹对观感有影响,最可惜的是给字上红漆的人的功底太差,搞得不好看相。 图24是虎字,象形文字,我看有点象苍蝇的黾字,两只大眼睛长到了头顶上,圆圆的胸腹部连在一起,吃得太饱的意思,薄薄的翅膀在左边,右边几只细脚,长在头和腹的连接部。 图25是能仁寺的门坊,两个对联都各有一字认不出来。看字的是同行的游人,她陪我还是我陪她?不清楚。有一点是清楚的,视力不好又不肯带够眼镜的度数,踮高脚尖还是看不清楚的。 图26是石崖上的两个大字,功底很深。什么字呢?没有太大的把握,应该是“涤尘”?差不多吧。 图27同游的人提议,这幅照片叫做“老有所为”。什么意思?大意是古树的基础柱杆上发出新枝的意思。如果不是起了名,这幅相片就没有上传的价值。 图28再给这两条新技拍一个特写,改一个字,起名叫“老有所养”,符合天下为公的思想体系。 图29是佛肚竹的嫩芽,起名叫做“七宝伶珑珠塔”,佛肚圆圆的,没有必要减肥。 图30是殿台壁上的题词,六祖惠能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得传五祖衣钵。被众师兄弟误认为取巧,逐出南华寺,流落到广州光孝寺挂单。所以广州的佛迹多推崇六祖的行为,算是南派禅宗,不知佛山的祖庙与六祖有没有瓜葛? 图31是一枝乔木上疏落的“豆荚”,荚张开成红色的双翅,豆悬在荚腋,整齐有序。树虽大,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结籽不多。 图32是护寺榕,枝水平张开甚宽阔,竖直的须根散开,挂在那里,有帘的味道。 图33树虽老,不肯遮挡寺庙,很有分寸。 图34是一棵拦路树,大约有阻吓各路邪神的作用。值得思考的是先有树还是先有阶级。先有阶级再在此种一棵树,有点不知所谓。先有树则这个阶级的历史太肤浅了。 图35这张照片的题名叫做“苦恋”,一棵没有根底的植物,苦苦依托着超群的巨木。无此木它立不起来,有此木又那么高不可攀。“门不当户不对啊”。 图36是佛殿的门匾,善男信女对着它烧香,四大金刚就在里面值班。金刚好勇斗狠,归依我佛之后祥和了。 图37是大殿前的香火炉,有暗火香和明火烛。相机用到这时,开始有点心得了。 图38是勒弥佛,笑口常开,不知笑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问,所以光孝寺专门为他老人家搞一副对联,很有名气的:“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有人把前“事”和后“人”对调,说是境界更高。 图39照的是缆车,附送一支“刺破青天锷未残”。 图40是大殿的门前屏风,大约有挡煞的作用。佛为什么怕邪煞横冲直撞?大约跟“雄狮无奈蚊蝇何”是同一个道理。 图41这张照片专门拍飞檐和吊钟。我家兄弟属“中”字辈,家父当我们尚年幼时,春节喜欢买吊钟花,大约有杀鸡儆猴的意思。那年我特意买了一株假吊钟花,家父吟诗曰:“莫是今年春来腤?吊钟三月尚含苞。”不久我和弟弟就脱离了知青身份回城了。 图42是二奶树,阴树远远地圈住阳树,既保持一定距离,让阳树有自己的空间,又决不肯放手。这棵二奶树水平不低呢。 图43-48是大殿山门里的四大金刚、护法伽蓝和山门后的香火鼎。由金刚手中的琵琶和伞,知他们是姜子牙封的魔家四将,至于伽蓝的个人成份和家庭出身,还未弄清楚呢。他的档案是不是谁在招生时搞丢了?难查了。 图49是香鼎底座上的明文,必须有个标记。否则现在的盲流那么厉害,偷完沙井盖偷到这里,怎么办呢? 图50是“福”。 图51是“佛”,挂在山门内,有人上香时派发就手,拜佛的目的过半数是祈福。 图52是大雄宝殿殿脊上镇压的三条龙,在南方主要是与台风对着干,在北方主要对抗的是龙卷风。 图53是山门的后门,四大金刚眼瞪瞪地看着前门,没有一定的来头,谁敢走后门?我们当年没有本事走后门,只好走科班的前门进入华师,成为学友。后门走不了,拍张照片,看看总可以吧! 图54是香火炉上的明文,拍完香火鼎上的铭,才想起刚才在香火炉上只顾找明火点烟,忘记拍照了。白云山上禁止抽烟,这是常识,突然想起“人家可以烧火,我不可以抽烟?没有道理的!” 图55是高度绿化的偏殿。 图56是高度绿化的通道。 图57是缆车,配另一句:“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图58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二奶树,看,曲线玲珑轻歌缦舞的二奶,使无数英雄过不了关。 图59是六祖殿。 图60六祖的木刻漆身。 图61与寺庙不很相衬,佛学讲究出世,即脱离尘世,不掌一方之权,不造一地之福,如何“德披苍生?” 图62是地藏殿,在西游记中地藏是阴司判案的监察机构,靠“谛听”知过去未来之事。 图63是观音菩萨的行宫,观音的业绩是救苦救难,大约佛都不喜欢入世管凡间的琐事,观音则好管凡间事,属于不告不理,告就会理,所以香火很盛。 图64是甘露井,水清甜甘凉,满到井口,游人多在此洗手。我等了十分钟才抓到一个无人的时机。 图65中有心圈起来的乔木,其实不如旁边的灌木茂盛。 图66是镇飞檐的铁龙,神情仿佛对吊钟另有看法。 图67是飞镇大雄宝殿屋脊的三条龙,两侧向里,中间的朝前。 图68是曲径通幽。 图69的榕树根散开护墙,有对称之美。 图70是豹泉,腹下是泉水井,想必寓意豹乳。 图71是玉虹泉,名字好听,水浊而混,有小球藻。 图72是“一家子”树,老俩口荷上生活的重担,累弯了腰,儿子则高大直立,高傲得很,老俩口觉得值了。与楼上熊哥讲的故事有互补的作用。 图73是大雄宝殿的门环,门太厚,敲门必须借助门环。 图74是“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细又长”。 图75是佛肚竹的萌芽,起名为“三宝舍利塔”。 图76是V形树,这棵树伸出两只手指,表示胜利的意思,还是得意的意思? 图77是“一直通到迷朦的远方”。 图78是崩极岩边的悬崖巨石,大约米半高,上了照片也可以骗人的。 图79是在崩极岩旁边的观景台上,拍沙河的方向,空气质素明显较差,好在还有一枝独秀。 图80是柠檬桉,又叫靓仔桉,树身白而直,离地非常高的顶端才生枝叶。记得当年与村干部骑自行车从开平上云浮“取经”,取一造亩产2千斤谷的撒播经,路上村民“算死草”称:给他一棵靓仔桉,他的七个女儿任挑一个。据他计算,一棵足够一间屋上的所有木料。估计如果我肯挑,不给树他也肯了。可惜他的女儿,大的脾气太臭,其他的还小呢。 图81是吉祥结。 图82是白云山上的斜路树,见车多次闪避,定型了。 图83是中午茶的茗园,茶座摆到了游廊顶,也是很有特色的布局,怪不得茶品多是顶点。 图84是茗园中的树根雕孔雀,曾经有辉煌的日子,现在潇条了。 |
转自:http://read.zjj.com.cn/html/5155/364323.htm2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