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云山游记 |
[游记]白云山游记 |
2007-09-01 sina.com.cn |
在有“白云珠海”之称的广州读了三年书了,没能上“白云”(白云山)一游。以前在住五山校区时,虽屡次从其脚下而过,却只能隔着车窗玻璃远望其郁郁葱葱、延绵起伏的妙曼身姿,不得“一亲芳泽”。后来搬到大学城,离这“南越第一山”远了,竟然淡了这念头。近日,广外一高中同窗打来电话,邀上白云山一游,当时心里顿时惭愧---怎可冷落“天人”这么久?!身边 二 这几天广州受台风影响,天一阵阵的在下雨,淅淅沥沥把楼下的水泥地面打得津湿。出游的前一天晚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心里竟满有把握明天是不会下雨的。早上起来,果然已不听见雨声,推窗往楼下一望,楼下的水泥地已干出几块白色了。看来老天还真的够意思,于是便和同学几人坐一线车直奔白云山。 到白云山麓的广外时,已近正午,我们也是饥肠辘辘,于是先吃罢午饭,由白云山的西门进去。进了西大门,沿着盘山公路行走,两旁尽是草坪,树林,都有人工的痕迹。渐行间,树木茂盛起来,天空的色调由灰色向绿色渐变,车声渐远,虫子与小鸟的叫声多起来了,林木青涩的味道夹着几缕花的幽香在水气中湿湿润润的蔓延开来,让人胸臆一畅。行走间,忽见路边有一砖砌长廊,掩映于树木之间,走近一看,长廊临路一端书“畅风苑”三字,内有长凳供众人歇息。坐在廊里,真有习习清风吹过来,廊外是几丛竹子,沙沙作响,很像聊斋里的某个书生的走廊,只是还缺几株芭蕉。出了畅风苑,行到一处,忽听得有水声,循声找去,路旁有一小石头上面写着“桃花涧”。从石头旁边的有一小道蜿蜒而上,小道旁边是一覆满灌木的深沟,水声就是沟里流水发出。由小道而上,来到一片小湖,这就是所谓的桃花涧了。然而并没见到桃花,只见垂柳几棵,还有几条石凳。湖旁边有一小土丘,上面是一朱漆小楼,曰“明珠楼”,楼门四面紧闭,大门上还有几块画着仙人的磨砂玻璃,显得有几分造作,倒是楼檐下几个壮汉坦胸露乳,酣然而睡,很有几分真性情。从明珠楼的另一端下来,便到了一石桥边,桥上有三五堆人在喂金鱼。这里的金鱼普遍很肥(估计是被游人喂的),全然没有了金鱼窈窕的姿态。鱼的密度很大,挤成了一堆 行过小桥,便看到了一座不高的山,山上的树木多是松树,也有柴草,很明显尚未经过人工的修剪。看来之前看到的草坪,竹林,只是一个从水泥森林到自然山林的过渡地带。于是众人又兴致高涨,缘山中羊肠小道走入山林。山林里的树不大,少有参天古木,却很茂密,别有一种幽深。行在林间小路上,不时一股清风从树林深处吹出来,在你耳边搅起来阵阵松涛。阳光透过头顶的树荫,摔在潮湿的鹅卵石道上,碎成点点金斑,几只小鸟飞过来,在树枝上啾啾唱几声,然后又飞走了。行到山腰处,时不时会发现有几堆残石掩卧在草丛中,走近了瞧都是古墓,很多是清光绪以前的,其中有几座墓的护墓石上还雕着蟠龙,虽然已经残破,却依然气势不减。之前听说白云山上发现了孔太史墓,探花墓,看来是不假了。从山腰再往上时,同行的女生开始叫累了,看来平时的体育锻炼大大缺乏,连行在清风松涛中也会疲倦。于是在道旁歇息,这一歇息,不经意间就看到了树林下层的风光:由于树枝在风中轻摇,从树梢透过来的阳光是不断变换着角度和亮度洒在树林的草丛和落叶上的,五颜六色的野花零星的开在草丛里,探出半个身子在风中摇曳,惹来三五个蜂蝶飞舞其上,仿佛几个风姿绰约的舞女,落叶酝酿很久发出的味道和着松针的清香,像一杯醇酒的芬芳让人微醉。大自然可真是俯仰皆风景啊。歇过一阵,行不多时,便达子髻岭。 子髻岭西面是摩星岭,其风头尽被抢走,没有多少景致,仅得一个小亭,又有几个壮汉卧于其中。 由子髻岭向西行,便是白云松涛。白云松涛,顾名思义,即白云山上的松涛声,再引申一点即为某个能最好的领略松涛的所在。众人皆以为认为它既然为一个景点,应该是一处亭子或者楼台,总之是一处建筑。而我认为,应该是从子髻岭到那个名曰松涛的小卖部的山间小路。这条小路很窄,蜿蜒在松树林中。很窄,行走在其上的人就无法三五成群停在一处议论个什么东西;在树林深处,浮躁的游人才总会受那么一点幽静的氛围的影响,静下声来。既然人的声响渐消了,方可领略到那松涛阵阵,才会有那种在如潮的松涛声中油然而生的出尘之感。 我们就是在这白云松涛中走到了那个叫松涛的小卖部,在那里喝水休息。小卖部里的东西很贵,一瓶矿泉水卖4块钱,看来这价格是随海拔而涨的。然而椅子却很舒服,是那种可以半躺下来的,于是半躺着,吹着山风,放松一下筋骨。由于这里东南西北都可以通向山上山下的不同景点,于是大批从各个景点下来的和要到个景点去的游人都在此停留,或拍照,或休憩,甚至还玩几把扑克,显得有些热闹。 摩星岭海拔382米,是白云山的最高峰,如果说之前的子髻岭,白云松涛是前奏的话,爬摩星岭应是我们这次游白云山的高潮部分。行到摩星岭下,就听得路旁一大喇叭在宣传这个景点,不禁觉得有点好笑。游山意在一个游字,率性而为,觉得那里好就上去一看,其间风景各有领略,是用不着介绍的。喇叭所在的路口分出两条路线,一条是盘山公路,一条是“摩云路”。众人一致选择摩云路,哪怕它很陡峭,还要加五元门票。摩云路可真是陡峭,差不多有60度的坡度,阶梯又造的很窄,营造出一种险要,使你不得不低下头认真走路,以防“一失足成千古恨”。路上游人很多,一个个爬的面红气喘,却一个个兴致勃勃。行得一阵,已出了一身小汗,刚好阶梯在此转了一小弯,留出了一小空地,于是便在这里停下。自这里凭栏望去,对面的山坡露从树丛里露出了一片刀削般的山崖,如同一个汉子不经意间从衣服里露出的筋肉,显出了几分力量美;山谷中树木丛生,更有云气飘渺其间,又多了几分飘逸之姿;再往远看,山脉蓊蓊郁郁的延绵了开去,竟也有几分雄伟的气势。不由感慨小小白云山也能有如此气度,难怪她能凭300多米的海拔成为全国知名的景点。 爬到山顶,众人皆是汗流浃背,看来这300多米也是不可小看的。山顶很小的一块地方,都被涂之以水泥,太阳很烈,当空照下来,晒得人眼睛发花,尽管如此众人还是兴致勃勃,纷纷摄影留念。站在山顶,心想之前行走在广州城内,天空被高楼大厦割的支离破碎,今天在山顶终于看到了一片完整的蓝天!之前只能仰视的高楼大厦,今日我也要在山顶俯视你!朝城内望去,烟波浩缈,建筑星罗棋布,珠江在远处蜿蜒似银蛇,摩天大楼则在白云中有如海市蜃楼---“祖国南大门”的景色尽收眼底。此时不由想起李时郁的《摩星岭独坐诗》,诗曰:独坐摩星岭,回看几百峰,斜飞银瀑布,削出玉芙蓉,纵日乾坤里,腾身霄汉中,方壶知不远,云外度疏钟。今日他要再来一坐,恐怕诗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e0f1cfb01000bvm2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