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30日四恩寺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在广西梧州市白云山景区举行。梧州市区旅游今起又添新景观,更显宗教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与活力。 据介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八大旅游景区规划格局中,梧州与玉林、贵港等市同属于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区。梧州市有着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底蕴,有以龙母文化为载体的龙母太庙,以舜帝文化为载体的光华亭、神鹿台、锦鸡岩,以佛教文化为载体的西竺园,以道教文化为载体的白鹤观,以儒家文化为载体的圣文苑等一批著名的景点。然而,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旅游景区景点存在着“小而散”的特点,缺乏旅游精品和龙头景区景点,对外来游客缺乏吸引力。四恩寺的建成开放,将有力地带动全市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整合开发。 四恩寺的前身是始建于1939年的紫竹林寺,上世纪90年代因梧州市修建东环路,经批准搬迁到白云山重建。清凉老和尚立下宏愿,要建一座出家人受戒的道场。他不顾90多岁高龄,走遍梧州山山水水,最后把寺址定在白云山,取“名山藏名寺”之意。1999年12月,新寺开始筹建。 清凉老和尚曾向赵朴初去信告知梧州建新寺,并提出将新建寺院命名为“四恩寺”,这一提议得到了赵老的认可,取佛教中的两句话“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含报佛恩、父母师长恩、国土恩、三宝恩之意。赵老还希望梧州佛教界爱国爱教,把四恩寺建成一座十方丛林,培养佛教接班人。 四恩寺一期工程包括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钟楼、鼓楼、山门、牌坊、素餐馆等,整个建筑群仿明清风格。大雄宝殿广场面积3000多平方米,平台广场至屋的顶面高是25.6米,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宝殿,无论高度还是占地面积都超过了杭州的灵隐寺。目前,四恩寺已经初具规模,已建成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489平方米,殿内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举行法事活动,其规模之大实属华南之最,被誉为“岭南现代第一寺”。 四恩寺整个建筑气势磅礴,不但是一座佛教文化博物馆,而且还是一座建筑艺术宫殿。自2003年大雄宝殿建成以来,尚未完工的四恩寺就已经吸引了大批市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