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云山游记 |
[游记]白云山游记 |
2008-06-10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原]白云山游记 想去白云山游玩一次,是由来已久的心愿,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其实说起来也不是很远,不过近四个小时的路程,前几天有幸和几个同学前行,总算了了心愿。 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这里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拍参天,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白云山庙是一座存留完整、规制宏大的古建筑群,包括庙堂、牌坊、亭台、通道、桥梁等,古建面积8.1万平方米。这座恢宏的古建群在平面布局上依山势渐次升高,形成三条轴线,鳞次栉比,疏密得当。主轴、次轴均采用两翼对称这一传统布局,建筑大都用木结构,并充分利用榫卯结合之木构架,种类多达20余种。建筑屋顶依照庙堂的尊卑、作用、位置等,采用了歇山、悬山、硬山、重檐等众多形制,同时分别覆以高贵琉璃瓦或布瓦,产生了高低有别、主次分明、色彩缤纷的效应。屋脊兽头也形式繁多,造型优美,是很有价值的工艺珍品。木牌坊在白云山古建中享有特殊身份,它兀然独立,飞檐出挑,翼角翘起,搏风击雨数百年不倾不圮。白云山出类拔萃的建筑,和谐地体现了明清营造法式,又融入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使之更臻完美,相得益彰,显示了历代建造师的精湛工艺水平。 我去的这一天,天公不作美,刮着微寒的风,淅淅沥沥下着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游玩的兴致,只是拍到的照片效果可能差一些,下面上传一些,与大家共享! 这是正门,可惜角度不好,看不到全景,有点遗憾! 这是进门后要走的第一道台阶,听说是360个,笔直陡峭,看着我都有点晕,没办法啊,爬吧! 本来就有恐高症,又晕车,走这样的路真的有点免为其难,别人都一个个上去了,只有我扶着栏杆一个一个的挪,前面上去的人除不拉我一把,还看我的笑话,可恶!!! 这是从上面鸟瞰正门的全景,怎么样?还算壮观吧? 终于走完了艰难的第一程,表示一下吧,这幅画面有点别扭。 这是即将开始的第二站,好象路况要比刚才好一点,由于不是庙会时间,加上天气的原因,有些萧冷! 转身望下去,对面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河的那一边就是山西了! 镜头有点远了,看不清楚小字! 路旁的榆钱花开了,忍不住想摸摸,喜欢把它和洋芋放一块蒸着吃! 有些荒芜的土地,唯有它一枝独秀,在微寒的晨风中轻轻摇曳,让人心生怜爱...... 这是头天门,两边的狮子有些威严。 二天门有些平淡无奇。 倒是旁边这棵枯树有些出彩,至少吸引了我的眼球,找了好几个角度去拍它,最后还是跑到下面拍的,虽然枯了,但依然感觉它好美,仪态万方。 四天门了,怎么没见三天门啊?两边的花好漂亮。 这棵树有年头了吧?走近看看? 你算出它几岁了吗?呵呵。 这边看过去的风景要好多了,比刚才的那些枝繁叶茂吧!继续往前。 看不懂这个,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典故没,谁让咱才疏学浅啊。 这把香称之为高香,上面写的是一举成名,看见好多大人买,为孩子求学的吧?俺也买了,希望儿子考个好大学。 怀着很虔诚的心情把它点燃,不是不尊重神灵,只是烟味太呛了,只好捂上了。 总算点着了,其实自己心里明白,只是自我安慰吧...... 这边好象是供游人住宿的地方。 下一站,上这边。 庄严肃穆,突然的,脑海里出现了《西游记》里的南天门。 返身回望,下面的停车场还是停了不少的车,虽然现在不是旅游季节,想想游人多的时候这里会是怎样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是门里面,两边的对联你能看清楚吗? 这坐桥名曰“平安桥”,过了这坐桥就可以永保平安,当然这是所有人的愿望。站在桥上极目远眺,感觉还真是惬意,只是,如果把桥下那条宽阔的公路换作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那是再好不过了。 桥下这凉亭也不错,可以为游人遮风避雨,两个绿色的垃圾桶象两个忠实的士卫,默默伫立两旁,来这的游人好象也很自觉,诺大的山上,很少看到乱扔垃圾的,神灵的力量吗? 这个路牌写的有意思,很人性化,也很委婉,看到这个,谁还好意思掐花捏草啊?! 从小就这样,走路或者爬山,总爱抢先一步,把别人远远甩在后面,然后再坐下等,怎么样,没人能追得上我吧,哈哈,不过,没个竞争对手,似乎有些冷场。 没说错吧,别人慢慢悠悠一步步走来,俺已经气喘吁吁了,再有九个台阶就上去了,可俺的腿不听使唤了,得,坐会再说,反正大队人马在后头呢!
|
转自:http://382136643.blog.163.com/blog/static/18046819200832444234868/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