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在果核上雕刻的,上面介绍了这种果核的来源: 一名颇为得宠的官员告老还乡后,皇 赏赐了一种很珍贵的果树的种子给他 他带回家乡播种,后来开枝散叶,结出的果实的果核是雕刻的好材料。 木雕有两件比较引人注目的,金童和玉女,都是清朝的作品。 说到端砚,产于广东的端州,位列“四砚之首”, 厅的右侧展示以了一个超大的端砚,其中的绿眼,和月饼差不多大小, 如果真用来磨墨,估计可以用来写史记。 厅忠言则是陈家祠祭祖的一些---设备,应该可以用这个词语。 再往右走,是刺绣展厅。 里面陈列了广东的刺绣艺术代表作和名家介绍 原来以前,刺绣也是男士的生计活。 说到刺绣,自然少不了鸟类题材 但引起我注意的是--补子 补子是明清时期,官服前后的那两块正方形的有图案的刺绣。 文为鸟,武为兽。从一品到九品皆有规定。 清代的是在中间裂开的,这和明代有所不同。 刺绣展厅是最右边的展厅了 往回走是家具展厅,展品是广州旧时代的家具。 聚贤堂展出的是奇石 出自天然,神态各异 名字起得特好听 什么“洞悉天机”,石头上面开了个洞; “步步高升”,一层一层地盘旋上去; “观音抱子”,嗯,这个挺神似………… 品种多为彩陶石,黄腊石 我特别喜欢绿色的孔雀石和松绿石, 大自然的绿色,叹为观止。 不止是石头漂亮,每个石头的底座都是度身定做 艺术价值很高。 此外,还有佛山的剪纸艺术展,就是我们新年贴的门神; 清代家具展、廖陵思雕刻艺术展。 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见识了广东最具特色的艺术品 陈家祠不愧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之榜首。 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完陈氏书院当场赋诗赞叹 “天工人可代, 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推荐指数:* * * * * 陈家祠的背景资料: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是广东省陈姓族人捐资兴建的合族宗祠。占地一万五千平方米, 其中主体建筑面积六千四百平方米,呈正方形,是一组“阔五间,深三进”, 由大小十九座建筑组成的院落式建筑群。建筑组合之间庭院相隔,廊底穿插。 整组建筑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既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 又具有我国南方建筑的鲜明特色。 陈氏书院集广东民间建筑 饰艺术之大成,建筑装饰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 石雕、陶塑、灰塑、绘画和铜、铁铸等工艺,技艺精湛,题材广泛,造型 生动,形象传 神。 陈氏书院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华丽的传统艺术建筑。 1988年陈氏书院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典雅富丽的陈氏书院又被 广大广州市民评选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之榜首。 -- --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此事,春秋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