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法学院2005级第二学生党支部外出参观学习-陈家祠之行-学院动态. |
[游记]法学院2005级第二学生党支部外出参观学习-陈家祠之行-学院动态. |
2007-12-21 edu.cn |
法学院2005级第二学生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和预备党员,于2007年12月13日到广州陈氏书院(陈家祠)进行参观学习,大家在这次参观学习的过程中都获益匪浅。这是法学院2005级学生党支部分支部之后,我们2005级第二学生党支部第一次自主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 从其中的介绍资料,我们了解到:广州陈氏书院,建成于1894年,是由广东72个县陈姓族人捐资兴建的合族祠,而且是广东各县陈姓子弟赴省城读书应考、诉讼、议事等事务的临时居所。 我们先从陈家祠的前院开始进入主体建筑,然后依次参观了后院、东院和西院,到每一个厢房和厅堂进行观赏。据解说人员介绍,陈家祠是典型的岭南祠堂式建筑,里面的每一个建筑的细节都可以反应当时的社会潮流和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每个建筑的本身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现实的意义演变成象征的意义,这些古建筑见证这历史和传统的沉淀,大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惊叹不已。 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氏书院的各式各样的木雕,不仅壮观雄伟,而且十分精致,每一个木雕就是一个故事,有的是三国的故事,也有一些广东民俗故事,还有一些是有暗寓意思的。 例如,上面的这幅以竹子为主的木雕,整体来说就是一个“福”字,左上部分单独来说是一个“多”字,右上部分单独来说是一个“寿”字,下面的部分就是一个“儿”字,寓意“多子、多福、多寿”,是用来勉励当时读书的陈氏子弟用功读书,朝着这个目标奋进的。听完解说员的讲解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古人的艺术造诣是如此精湛,深感自身见识的浅陋。 在陈家祠里面,收藏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令大家大开眼界,真正从心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技艺的高超。其中新会的葵艺展,展示从展览品的制造过程,让我们了解到葵扇的精心选材、着意染色和灵巧刻画。一件艺术品的制造是如此的精密,汇集了民间大众的智慧;而粤绣一大流派的潮绣,构图均衡饱满、色彩浓郁鲜艳、纹理清晰、装饰性强,而且技法相当精巧。各种主题的绣品让我们目不暇接,令我们十分惊叹手艺之精巧。 陈家祠还收藏了广州特色的西关建筑的仿真建筑,有西关大屋的整体模型,也有西关大门的详细介绍,各种仿真模型的展示,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建筑艺术的传统与现实的强烈对比。 此外,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从外国来的游人,他们看到中国各种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铁铸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珍品,都赞叹不已,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由衷的钦佩,而且我们与外国游人交流感想和拍照留念,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入了解的浓厚兴趣。 在这次外出学习中,我们党支部成员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作深入了解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党员和预备党员们的民族自豪感,既是一次难忘的学习娱乐之旅,也是一次有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之行。 (本文由成晓媚上传)
|
转自:http://www2.gdufs.edu.cn/slegals/ReadNews.asp?NewsID=10375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