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游记: 绝尘而去,挟尘而归——怒江梅里行 2007-08-06 09:37:58 大中小 标签:旅行/见闻云南旅游 一、 怒江——云南旅游篇: (途经:昆明-保山-六库-福贡-贡山-丙中洛-甲生村-石门关-五里塞-上秋拉桶-下秋拉桶-腊它底-拿洽罗-下秋拉桶) 北上怒江 用了两天半的时间从昆明一路西行再北上,慢慢深入怒江峡谷,山渐高,水渐急,无论是水面上无数凶险的小漩涡,还是60度山崖陡坡上见缝插针开出的小块田地,都明示无误:这就是怒江了。 一辆货车开过,后车斗里岌岌可危地挤满了村民,接着又开过一辆,人满得快要掉出来,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公共汽车”,可乘客谈笑风生,似乎并不担心掉进滔滔的江水中去。想想也是,怒江边上的人们惯于飞渡溜索和吊桥,还能把什么危险放在心上? 丁大妈家的月圆之夜 到丙中洛,漫长的乘车生涯终于结束。往著名的驴子集散地丁大妈家途中,梯田、青山、云雾构成的优美风景很快消除了连日乘车的疲惫。 明天中秋,月色正好,在大妈家的大院里饱食过土鸡后(我等到处必有土鸡遇难,此是真理),泡茶赏月搏饼,神仙般的享受。搏饼得赌金六百大圆,将用于日后的集体腐败。 夜深了,月色如水,全村的狗狂吠不已,可以理解,月圆之夜嘛! 徒步途中的风景 按原定计划,第二天背包徒步前往秋拉桶村,向导是丁大妈的侄子,小名阿倍。 网上说丙中洛往甲生村途中风景优美,的确如此,到了石门关,两面巨大峭壁对峙,江水滔滔奔流,风景由秀美转为雄壮。不过印象深刻的还是五里塞,缓长的绿色山坡上错落着沉黯的黑色木屋,在灿烂的阳光下,却静谧如空城,有种淡淡的虚幻之感,仿佛村上春树笔下的某个情境。 阿倍住在下秋拉桶村,到下秋拉桶村是要爬山的,一天的徒步一直是坦途,轻松,只有最后的一个小时,有了坡度和难度。 阿倍家动物们的幸福生活 在阿倍的火塘边,稻子给窗台上的两只睡猫拍了个大特写,很精彩,象一幅精美的苏绣。 夜里,我们此行最重要的敌人出现了——跳蚤,此后的好多天里,这些狡猾的小东西在女生们身上开辟了无数战场,战况最为惨烈的当属容和稻子二壮士。自那天起,常见慈眉善目的容愁苦着一张脸,边抓痒边叹气:“痒啊痒!痒啊痒啊痒!!”其状之惨,令人动容。如今一想到容,小麦的脑海里就条件反射地跳出三个字——痒啊痒。 这一带藏民一般住的是三层楼房,楼层居住情况是:底楼——家畜和跳蚤,二楼——人和跳蚤,三楼——苞谷和苍蝇。 底楼里,四只小猪(两只纯黑,两只小花)在猪妈妈的怀里拱得惊天动地,一转眼功夫,居然在泥土和饲料的混和物中掘出坑来,齐刷刷地埋进去,香甜无比地排排睡,让我忍不住笑起来,想到《夏洛的网》里说,当小猪威伯重新闻到那熟悉又喜爱的臭哄哄味道时,心情是多么的愉快。 看起来,阿倍家的动物们都生活幸福,包括跳蚤。 又回到了跳蚤身边 第二天仍然徒步,阿倍带我们穿越灌木杂草丛生的山间小径,翻山而过,走到了腊它底与拿洽罗交界处,那儿自山顶一泻而下的长瀑数目众多,据说是徒步怒江线路中最美的一段。 原想当晚在丙中洛的宾馆住宿,远离跳蚤的阴影,美美睡上一晚,不想还没洗澡,坏消息就来了:次日有演出,丙中洛往秋拉桶的路将禁止通车。罢罢罢,洗了澡,还得回阿倍家喂跳蚤去! 到了通往下秋拉桶村的山路口时,天已全黑,摸黑上爬,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村里,澡都白洗了,一身的汗。幸好阿倍家的土鸡经无忧的烹饪鲜美异常,又有新鲜小羊肉,大大地安慰了我们的胃。 当晚与跳蚤又是一番激战。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可跳蚤到底在哪里?它看得见咱们咱们看不见它,才下膝头又上脚趾头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制订了一个集体自虐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