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梅州铜鼓峰\阴那山攻略

[游记]梅州铜鼓峰\阴那山攻略

2008-02-11    gofly.cc

上周日登了平远尖山。本来说好是最后一次登山,要转入玩水的,但队长他们意犹未尽,说平远的高山登完了,还可以登县外的山。
12月1日《梅州日报》刊有一幅图片新闻:《铜鼓嶂风景美,游人纷至沓来》。图片为:铜鼓嶂大草坪上的“天池”。图片说明是:丰顺县粤东第一高峰——海拔1559.5米的铜鼓嶂,去年以来兴建了宾馆、登山阶梯等,完善各项旅游设施,游人纷至沓来。
看了此图片新闻,队长他们急忙上网查阅。网上资料比较缺乏,只知道此山离梅城不太远,又是粤东第一高峰,遂游兴勃发。昨日夜,急与队友商议,众队友同声响应。
今晨7时20分出发。没带导游,也没人去过,只知大体方位,不过“路在嘴上”,这难不倒“傻子”们。车过梅城,往大埔县方向进发,过银江隧道,右转往丰顺方向,过砂田镇,沿盘山公路旋绕18公里,来到海拔1100米的铜鼓峰宾馆,已是11时30分,遂停车步行登山。

“傻子登山队”队今日共11人,大多是夫妻俩,特别适宜于讲笑话。上次我写了《“傻子登山队”》的日记,今日上车后有人说队名不太妥当,我便说:既然大家不承认“傻”,那就叫“精子登山队”好了,一语既出,便有了今日第一次大笑。
像上次登山一样,照例是“讲了些较文雅的笑话之后,又讲了几个较‘土’的笑话”。刚登山不久,不知哪位女队友讲了下面这则笑话:都说夫妻矛盾不过夜,“床头吵架床尾和”。话说有一对夫妻,丈夫不知什么事惹得妻子生了气,睡觉时妻子便转身不理丈夫。丈夫再怎么讨好,妻子就是不听。丈夫心生一计, ……,对妻说:“蛇来了!”妻早已过意不去,便顺水推舟:“既然命这么歪(客家话:命这么苦),就让蛇咬死好了! ……”引得众队友又是“齐齐笑倒,前仰后合的;齐齐晕倒,因回不过气来。”一则笑话,便定下今日行程中的氛围,登山及返回的路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儿便是:蛇来了;命歪,让蛇咬死。

言归正传。话说粤东那巍峨的莲花山脉,从梅州境内向西南一直延伸到揭西、惠东(梅州境内的这段,从梅县的松源向南至大埔、五华、丰顺,又称为阴那山脉),其中最高的山峰便是丰顺县境内的铜鼓嶂,有“粤东屋脊”之称。来的路上,进入大埔、丰顺境内后,一路群山高耸,千米以上高峰一座连一座(据说,单铜鼓嶂景区就有3座千米山峰),可以说,比平远“山”多了,让山里来的“傻子登山队”队员们大开眼界。
车在盘旋的时候,从车窗往外看,见一座座尖尖的高高的山峰在我们的前方脚下耸立,身边是平坦的田地,以及不少高山人家,还有一座客家围龙屋――粤东第一“高山围龙屋”;耳朵也一会儿阻塞,一会儿打开。--便有了人在高原的感觉。
从铜鼓峰宾馆往上走,先是一带“原始森林”,然后是一片宽广的“高原草甸”。只见草甸上长着茂密的草,虽然已是初冬,仍泛着无边的绿意。想来,如果是春夏之时,这儿一定如我曾去过的云南香格里拉草原一样,肯定是百草丰茂,鲜花盛开,蝶儿飞舞,鸟儿和鸣。因为我们登山途中,就见有飞舞的蝴蝶,成群飞过的小鸟,还有一只白色的大鸟展翅从我们的头顶飞过,引得队员们阵阵惊呼。
离宾馆几百米,是第二座山门。从这儿开始,便沿着山脊踏着石级攀登。这石级是就地取材,从山上凿来石头一直往上砌,到山项一共是2509个石级,是2004年冬修建的。不要说凿石筑磴的艰难,就说使用的水泥、沙子要从半山挑上来或背上来,可以想像,没有愚公移山的毅力,是吃不了这种苦的。因为,我们的队员们即使徒步登山,也是气喘吁吁,挥汗如雨的;有些队员可能有恐高症,说是迈起步来脚下有点晃悠悠的呢。
山脊石磴两边是陡峭的山坡,山坡上一丛丛、一片片底矮而茂盛的灌木点缀在草地上。偶然可见几棵长满红叶的树木,使人觉得眼前一亮。各种野果则随处可见。
一阵山风吹过,使人觉得浑身清爽。一边奋力攀登,一边欣赏无边风景;见好的景致便照像留影。忽然觉得这沿山脊一路延伸上来的石级,起伏绵延,似龙似蛇,不就像那曾经攀登过的八达岭长城吗?是啊,太像了,只是缩微了而已。
过了一个山岭又一个山岭,好不容易到了山顶。极目四望,群山连绵不断,似一山更比一山高。可能因视觉的原因,总觉得四周远处都有山峰比这“粤东第一峰”还要高。往南远眺,那高高的云端顶上,有驼峰似的山尖浮在云雾里,似乎要比我们站立的这座山要高许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相信这儿是粤东第一高峰。今天,因为有十一位队员站在这儿,山峰又长高了一米多,山高人为峰嘛!

中午1时40分开始下山。因有石级,下山就比那天登的尖山容易多了,队员中那八老子(客家话中,称夫妻俩为“两老子”,四对夫妻不就是“八老子”了)说说笑笑着一下子就到了半山。我们三位“单兵”在后面慢慢走着欣赏风景。走下200多米时,回望对面山坡,忽见一巨人站在那儿,好像正往大石壁的缝里塞什么。阳光从巨人的后面射过来,形成一个剪影,恍惚中,巨人身体还会晃动,在做着什么动作。我与一位同事几乎同时发现的,又同时惊呼了起来。我说这是“仙人藏宝”,因为我联想到张家界金鞭溪看到的“书生藏书”,我觉得这景致比张家界的那个景致生动形象得多,因为巨人的全身各个部分无不像一个真正的人(根本不用“三分形象,七分想像”),简直是惟妙惟肖!同事则说是“仙人取宝”,也像。噢,上山时累得够呛,只顾走路,没能发现。现在仙人现身了,怎不让人激动。一边忙着对已走远的“八老子”大喊:“仙人现身了!”一边拿出相机照个不停,可惜,相机不能拉得太近距离,照出来的还是远景,还不知冲洗出来效果如何。照完,再细细端详,因为那人形太逼真,且好似正在向我招手,突然有点害怕的感觉。
下完石级,来到宾馆,从服务柜台讨得景点介绍一看,那令人激动的景色,正是“仙人取宝”(只是景点介绍中的图片远没有我们看到的生动逼真)。又是一阵欢喜,同时又后悔上山时不知有景点介绍,要不先看过后,也不致这样“盲人摸象”。好在没有错过这“仙人取宝”景色,--这便是“掉队”的好处,那“八老子”只顾得一路说笑着急匆匆下山,现在恐怕肠子也要悔青了!
一边乘车,一边看景点介绍,方知这“粤东第一峰”还有许许多多的好景致。但已是下午三点多了,还要往回赶120多公里的路程,司机也等得不耐烦了,只好留点遗憾,下回再来弥补吧。

此山为何叫铜鼓嶂呢?没人知道,景点介绍中也没说。回程中远眺铜鼓嶂,在它将要从视线中消失的时候,竟有那么一点依依不舍的感觉。有人提议叫司机停车,照几张远景照。于是我便下了车,端起相机,屏住呼吸,连连按下快门。忽然觉得,那刚才还在我们脚下的最高的两座山头--两座有点圆形的山顶,不就是两只铜制的巨大的锣鼓吗?那么,是那方神仙将锣鼓架在这千米高山之巅,他又要用这两只锣鼓为谁鼓与呼呢?
山上见到的那位仙人,莫非是要从大石橱里拿出金槌去擂响巨大铜鼓?

转自:http://www.gofly.cc/www/dispbbs.asp?boardid=11&id=592916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