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立园游记

[游记]立园游记

2007-07-21    jmoutdoor.org

立园游记

五一去了一次开平的立园,比较有特色。
立园是一个中西文化汇集的园林。既有中国园林的小桥流水,也有西方的教堂气势,因为它的主人是一个海外华侨。
人实在是很多。我们一行六人,从水口出发,花了不多的时间就到达目的地。此时立园门前已热闹非凡,我们先坐在流经立园的小河的对面的草地上,吃着一些水果与零食,权当是中午饭了。在休息的同时,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不错,真是人杰地灵的一片土地哇!虽然听说这里曾经被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过,但经过江门市政府的大力修辑,现在已改头换面,不可同往日言矣。初秋的风送过,有习习的快意,爽!
我到立园的门前买了一叠明信片以作留念。之后,大家就进园参观了。在此进园必须穿过一个小亭,这个小亭叫“晓晚亭”。我们步入去,见许多游客都急于上这个小亭的上面。我们也登上去看一看。
我们上了去之后,发觉这座小亭与其叫作“亭”,还不如叫作小楼罢了。因为这座亭除了顶部似传统的亭顶之外,哪一点也不像亭。“晓晚亭”是跨河而建的,四周被绿树包围着,小河从下面流过,人从上面放眼眺望,有种到了水乡的感觉。可以想象,昔日的繁荣。我仿佛听到了昨日小河上繁忙的橹声,虽然这已是昨日黄花。小亭的窗花非常有特色,是由许多五颜绿色的玻璃片组成,但它们绝不是由统一形状的小玻璃片组成,而是由不同形状的小片拼出美丽的图案,好看得有种小家碧玉的味道。
从小亭下来,我注意到了小亭的天花板。天花板上是一幅淡淡的水彩画,主题是什么已记不起来了,大概是关于一些宗教的故事。线条是精致的,而又有一种油画的感觉,但又绝对不是油画,很容易混淆。
从“晓晚亭”出来,拐向左过,延着小河边走,来个顺时针参观。走在“通天回廊”上,欣赏着栏杆内外的景致,令人心情开朗。从不远处不时地飘来一阵阵笑声,使人觉得园中充满了生气。穿过一个圆形的拱门,进入了另一个天地。前面柱立着一支又高又细长的铁造棒状物,上面的石碑刻着“虎鞭”二字,使人有种生畏的感觉。抬头望上去,未端细得似一根人的头发,但也是一条已有相当长时间没有清洗的头发――硬硬的。围着“虎鞭”转了两圈,就是觉得有种虎虎生威的气势!
被这条“虎鞭”吓怕了,还是快点走开为妙。于是我们就来到了牌坊大花园。花园的正中修建有一座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高牌坊,上面正中大书“立园”二字,书法了得,但我不知是何种笔法,怪就怪自己不通书法。但这也好,反正我就觉得这两个字不错,令人看上去很舒服。两条坊柱也有字,是一副长长的对联,由许多字组成,可惜我也记不起来了。牌坊的对开是一条延伸向小河边的石级,是一条很宽的石级,一直伸到河边。我拾级而下,来到小河边,河水缓缓地向东流去,象在诉说着逝去的故事。这里昔日是一个繁忙的码头,就从现在看到建有这么宽阔的石级就可想而知了。从小河边上来后,我看见在牌坊的左边也立着一条“虎鞭”,真是边边都有力啊。这是中国风水学与西洋地理学相结合的例证,我去过“四大名园”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建筑物,真是一绝!
继续延着河边前进,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次第有致的多层建筑物。来到它的面前,见它大门紧锁,透过铁锈斑斑的大铁门,可以看到里面的一丁点情况――是一条幽幽的走廊延伸到尽头,之后就神秘地消失在视线之外。走廊的两边是一些厢房,不知有多少,只知是一些房间,而走廊是由不同颜色的石米铺好,再经过抽打磨而成,有种零碎与斑 。将目光从里面收回来,见大门的楣上大写有“毓培别墅”四字,从简介中才知,这是当年园主为自已心爱的女人而建,可见男主人多么有情有义,能为自己心爱的人打造一片爱巢难道不是现在所有男人的梦想吗?外面风雨多大,回来后,这里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园。
离开“毓培别墅”,再回头看时,这座孤零零地立在小河一过的小楼,仿佛在向来者幽幽地诉说着往昔的爱情片段,曾经的爱恨情仇,从此烟消云散。
别墅是立园的一个尽头,我们向右继续行进,穿过一小块草地的小径,见到有一个金鱼池,是一个由青砖结成的大水池,造型极具欧陆风格,可惜里面没有水,大概是刚修辑过的原因吧,一些工作还来不及做。从金鱼池过来,就进入了牌楼,此为“修身立本”大牌楼。足以证明园主是一个修养较好的文雅之人。这里的建筑真的可谓中西合璧,上半部分上架空的,下半部分是传统的中国牌楼。好一个“修身立本”,它的顶部是活生生的西方教堂建筑,由下而上是中西文化的过渡!而它的天花板也惟妙惟肖地绘着一些关于宗教的画,这可能就不是水彩画了,而是真正的油画风格。希望我没有估错啦,若不然,别人会笑我在乱放屁。
从“修身立本”出来,经小径指引,一行人来到了具有罗马式建筑的“鸟巢”。这是一个用石米做外壁的似亭非亭似楼非楼的建筑物,四面都有入口,从里面都可见到外面的情况,透明度极高。如果我们的政府也有如此高的透明度就好了。“鸟巢”用许多的石质柱材构成,而且有种强烈的感觉给我,这更似亭,但又绝非亭这么简单,在国内的园林中,绝不会有如此构造的建筑物,在这,我被楼与亭搞糊涂了。
更绝的是经过“鸟巢”,来到了一处通花建筑物――“花藤亭”。这也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它是立园的标志性建筑物。远看象一个用竹子编织的鸟笼,近看更似!我是不是在讲废话?但它的而且确是一只鸟笼。步入去,暂做一只自投罗网的笨鸟吧。花藤亭是四方的,但它的顶部是圆弧形的,两者巧妙地拼接在一起,过渡得天衣无缝。细看,整个建筑物,都是由条状的混凝土材质拼接、组合起来,令人以为是用这些条状物编织而成的,而含接部分用什么粘合材料就不得而知了。我想:当初园主建这座“鸟笼”,会不会是只为了留住一个人呢?或者,这只是一种象征,代表园主是非常在乎那个人的。岁月悠悠,过往的事情有如透过笼顶的阳光一样,都变得斑斑了。
不知为什么,以前参观“四大名园”是没有这种幽幽的惆怅的,只有一种对人文景物的认知与好奇,只有抱着寻幽探胜的兴致;而在这里,却无端生出一种有如电影<<花样年华>>中的淡淡的伤感,或者是为了园主那不完美的爱情故事吧。
从“花藤亭”出来,有种逃离笼中的快感,自由是多么可贵啊!迎着午后的暖暖阳光,我们一行来到了别墅区。一进入这块被几幢大建筑物包围的空地,就如来到了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虽然从没有到过法国,但我想大概是这样的吧)这里极具有异国风情,几幢别墅都是由黄色的外墙加上天蓝色的高大木制窗框构成,那种形状似国外的大教堂一样。但是屋顶是正宗的中国琉璃瓦,又是中西合璧!妙!
我们在空地逗留了一会儿,也来几个到此一游式的照相,之后,就进入其中一间叫“晃庐”的别墅参观。“晃庐”正在重新装修,有工人在忙碌着,守门的大叔收过钱之后,让我们一一进入。首先是进入大厅。大厅的地板是由不同颜色的石米经水磨而成的,大概是那个时期流行这样做吧,若不然,先前看到的“毓培别墅”的走廊地板怎么也是这样的?大厅左右两边都有一个嵌进墙里的壁炉,就是这两个壁炉,顿时使我们仿佛到了洋鬼子的家。我暗想,过去,圣诞老人一定曾经在大雪纷飞的平安夜从这壁炉进过来;否则,是写童话的人在讲大话。长方形的大厅没有什么摆设,在其右边放着一个用藤做的摇篮,看样子,有相当久的历史了,但可以从中看到,当年的编织手艺不错。我轻轻地动了动它,居然还可以发出微微的声音而它却没有即时散架。(我走后它散不散就由它自己决定啦!)大厅的正中是一条伸向楼上的楼梯,楼梯旁边开有一个小门,小门的右边墙上挂着一个古老大摆钟,上面的时间不知何时已经永远地停止了。我正细细地端详这个“古董”,听见大厅的左边有笑声传来。放眼望去,见大厅左边的角落放着几张长长的藤椅,有三个妇人在那里开心地闲谈。其中一个胖大婶冲我笑了笑,问我现在是多少点钟?我这次没有讲大话,如实地告诉她。因为她胖得已经减肥也来不及了,不忍骗她。我继续看小门左边墙上的相框里的照片。是一些发黄的照片,但依稀可以辨认其中的人物,而有些照片明显是较新的,其中一张里好似有刚才问我时间的胖大婶的“倩影”。这时,又听到胖大婶问我了:“你地黎呢度玩啊?呢度好唔好玩啊?”我礼貌地回答她:“不错,不枉我千里迢迢地来。”我指着相片反问她:“大婶,这里是不是有你的照片?”大婶“呵呵“大笑:“你话呢?”我走过去,与她交谈起来。另外一个妇人问我“从边度黎?”我说:“好远的地方,肯定比你地远。”那个妇人笑说:“我地起度住,你点样比我地远呢?”我笑了笑,对她说:“除了这个胖大婶在这里住之外,你们两个都肯定不是在这里住。”胖大婶又呵呵大笑起来,她问我:“点解这么肯定?”我说:“你睇,她们两人的手中都拿着一把伞,一看就知她们两人是客人啦,哪有主人在家也拿着一把伞?况且刚才在相框里看到你的靓样,你才是主人,她们是来探望你的,对吗?”大婶呵呵大笑:“吓,你都几聪明呵。”她不知我有“现代福尔摩斯”之称呢,难怪,难怪。我说我要继续参观,失陪。于是,我拉着燕一齐上楼去。其他人已经上去了。楼梯也是用各色石米水磨而成的,甚至连扶手也是。楼梯是那种宽的而且高的“步级”组成,上到二楼,是一个小小的厅,厅对出有一个阳台,厅的左右由一条长长的走廊贯穿。厅的墙壁零星地贴着几张年画,是一九八一年的了,可见这里已经许久没有人住了,大概只剩下看屋的大婶夫妇了。我们推开阳台的大门,站在阳台上放目望对面,一片和谐。我们通过走廊,去参观房间。左边的走廊两边都有房间,又大又明亮,右边的走廊的房间是一些套间,而且还有一间可能是厨房的房间。一切的布局绝不逊于现代的建筑,甚至比许多的现代房屋好。起码有一些房间还带有小小的阳台呢。
我与燕又继续上去,上面的结构与二楼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只是到了顶层之后,看到有一个神坛,上面大概是供奉着园主的本家仙人。神坛正对着是一道通出去天台的大门。我们步过大门,来到了天台。天空是那么蓝蓝的,来到栏杆边,眺望下面,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对面的别墅群上,好一派异国风情啊!这刻,有心爱的人陪伴身边,有如此良辰美景,夫复何求呢?
从楼顶下来,又回到地下的大厅。这时,我才留意起天花板。是那种带有石膏压边条的,具有强烈古典气息的天花板。不及细看,大家已如贯如出。我也匆忙与阿燕跟上。
从“晃庐”出来,好在大家的头没有“晃吓晃吓”,若果不是,别人还会以为我们吃了摇头丸呢!(博警察拉咩!)继续在别墅区里转,经过“稳庐”、“明庐”、“乐天楼”、“炯庐”、“泮立楼”、等等。这些大楼外表与“晃庐”没有多大差别,但是用途是不一样的。有些是用作纪念先祖,有些是纪念某件大事的,有些是园主的办公所在地…… 可惜还没有开放,我们不能进内一一参观。也算是此次行程的一个遗憾吧。
不知不觉在立园里转了一圈,我们来到了小河边。又看到了“晓晚亭”。此时的“晓晚亭”,已没有我们来时那样热闹了,我才发现在“晓晚亭”的下面还有一个小小的“T”型码头,有几个红男绿女站在小码头上嬉戏,仿佛要延续昔日园主人与爱人在这里未完成的故事。而在他们的头顶,绿油油的凤凰花树正生得旺盛呢。
穿过“晓晚亭”,我们就结束了此次的旅程。我不忘在门口的邮箱投下几张明信片,好给日后作个留念吧。
好歹也算是出了一次国了。满意。

你投射过来异样的眼神
明白也好 不解也罢

转自:http://www.jmoutdoor.org/db/dispbbs.asp?boardid=8&id=1118936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