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立园之行照片

[游记]立园之行照片

2007-09-08    25fs.com

立园之行照片

今天去了开平.果然那的建筑非常有特色
喜欢
但就是累呀=============

简单介绍下:
开平碉楼--沧桑的历史

简介: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目前尚存1466座,或两三为伴倚在村庄旁边,或四五成群散落在田野上。乘着汽车沿广湛公路穿越侨乡开平市时,会发现这些千姿百态、富欧陆风情的碉楼。 这些碉楼是旧时广东华侨为防御盗匪、海外侨胞筹资回乡兴建的。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当时开平的地理环境、社会治安状况及开平是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明朝后期就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同时开平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旷日持久,人人自危。此时,恰遇西方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去开发金矿和建筑铁路,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于是,开平逐步成为一个侨乡,发展到现在已拥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5万人,遍布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人强烈的“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情结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但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兵荒马乱,盗贼猖獗。由于开平侨眷、归侨生活比较富裕,土匪便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民间流传着“一个脚印三个贼”的说法。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有100余人被杀1000余人被绑架,210余头耕牛被掳走,其它被抢财物无数。土匪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有一次连县长也被掳去。在这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下,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而开平作为建筑之乡,20世纪初期就拥有一批较早掌握西方建筑工艺和建筑构件的工匠,客观上为碉楼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侨汇减少和最后中断,侨房建设基本停顿,碉楼的建设停止下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开平建筑史上的兴旺时期,全市各地普遍建造碉楼,主要是“籍避社贼之状”,即为“防贼”。各方匪贼把富裕的侨乡当成“生财之地”,经常打家劫舍,造成无数惨案。此外洪水泛滥。于是海外华侨和故里的乡民联合起来,以数家或以村为单位,集资建造公用碉楼,较为富裕的华侨、归侨则独自兴建碉楼,作为防涝和防盗之需。而在建造的过程中,也有意识、无意识的仿造了国外的各种建筑风格。碉楼建造高峰期全市多达3000多幢,后由于诸多原因大量废弃,现存1466幢,分布不同城市和乡镇。其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是水口、月山、沙冈、塘口、蚬岗、百合等镇。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色

开平碉楼千姿百态、形式多样。从功能看,有用作家族住所的居楼、村民共同集资兴建的众楼、主要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楼三大类。

从建筑结构与材料上分,有石楼、三合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等四种。

从建筑形体看,基本上都是单体建筑,其上部造型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它的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人国外某一个时期的某种建筑风格之中。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开平碉楼中和谐共处,表现特有的艺术魁力。

开平碉楼尽管在用材、风格上各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在顶层四角建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从“燕子窝”的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形成全方位的控制。碉楼顶层多设有了望台,配备枪械、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卫装置。

转自:http://www.25fs.com/bbs/viewthread.php?tid=477743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