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客家民居之“梅州围龙屋调查”

[游记]客家民居之“梅州围龙屋调查”

2008-05-22    kejiaren.com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 | 下一篇客家民居之“梅州围龙屋调查”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发布: 2007-11-18 10:41 作者: 网络转载 来源:
网络转载 查看: 304次

在我们九个人的努力之下,暑假里,我们终于完成了这次的调查。回到学校一看,大家都变成黑猫警长了。不过,心里面所获得的东西却是难忘D。
要感谢所以帮助过我们的人,也要感谢之前在这发贴,主动帮我的人,我相信,这次成果,也有你的一份。因为我们不是梅州人,可能调查得不是很全,现在也只将我所写的文章展示一下,大家提提意见吧!

看着外面那热辣辣的太阳,我的记忆又拉回到梅州围龙屋调查的那几天。足迹可能已经磨灭了,但永恒的回忆却已经深深的留在我们九个人的心中,相信,这是我们大学生活里精彩的一页。
夏季酷暑,热日难耐,这个时候,其它人都赶着回家享受那空调的清爽,我们一行九人经过一系列的策划讨论和研究,决定进行一次通过调查梅州客家民居,特别是围龙屋的布局,功能,结构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来探究客家文化。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由7月17日开始到21日,原定于要十天完成的调查工作,我们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总共花了五天时间完成了这次调查。分别去了梅州的大埔、梅县、兴宁,访问了20处客家民居,其中有3处土围楼:大埔的顺长楼,泰安楼和花萼楼,2处围屋:大埔号称九厅十八井的“德馨堂”和梅县的南华又庐,15处围龙屋:大埔的溪砂、西昌楼,梅县的万秋楼、梁氏义浮堂,围仔里祖祠、仁厚温公祠、德馨楼,兴宁的何氏围龙屋、九厅十八井、源远堂、三省堂、黄梁氏围龙屋、刘氏围龙屋(大刘屋)、艮龙堂和孝友堂。
这20幢建筑各有各的特点,带给我们的是不断的赞叹和佩服,一幢如此伟大美妙的建筑矗立在阳光下,似乎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那繁华的景象,似乎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气息。虽说都属于客家民居,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魅力。

[别具一格的土围楼]
说起土围楼,我就情不自禁要竖起大拇指来,先不说这些土围楼的建造历史,因为它们都有上二百多年的历史,光它的建造材料就让我不得不佩服。土围楼的外墙底层是用板筑夯实而成,在泥土中混有桐油,黄糖水,米饭与蛋白清等混合物,使得外墙不易被破坏。墙壁则同样是用板筑夯土,但在夯实的同时添加了卵石、竹支条作筋骨,历经百年依旧不倒,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就我们去的这三处土围楼,它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相似点。方形的顺长楼和泰安楼,圆形的花萼楼。花萼楼内部呈环形状,一圈建筑围成了一个小天地,在开井中向上望,会有种仰望苍穹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大地上。它与顺长楼一样,除了外墙是用石土建成外,其余的都是由木材建筑而成,在历经了这么多年的历史沧桑后,它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风采。只有230年历史的泰安楼则年轻多了,它所用的材料大部分为石墙,虽然走道依然是木板结构,但是也有了现代建筑材料的味道。
除此之外,它们的功能分区也不同,顺长楼的每一层楼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每层楼在各分房间;泰安楼除了这些以外,在它的天井中还分有上、中、下堂,两边还有两排纵向的房屋,这就是楼外楼的感觉;花萼楼则是三层楼每个单间是连通的,一户人家拥有三层楼,不过,每层楼之间都是连通的,方便大家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如此,花萼楼正门对着的祠堂还可以为居民抽签还愿,以前一直不知道如何抽签的,总以为都是电视里古代的事情,现在亲身体会一下,还是挺不错的。花萼楼还有一个十分美丽的传说,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这里已经成为大埔县的一个不收费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三处地方都是只有一个正门进出,在正门两侧都有大大小小的枪眼炮眼,除了在正门外,各层楼都可以看见这样的类似枪炮眼,可见当时兴建时还必须考虑防止外敌的入侵。现在因为生活条件水平的提高,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比较少,大部分人已经搬走。围合出来的土围楼,处处表达了客家人热爱生活,向往和平的愿望。

[千层环绕的围屋]
很早就听说过“九厅十八井”了,真正见过之后才知道它果然名不虚传。位于大埔县的九厅十八井没有什么对称的布局,它是依山而建,访问这里的时候,我倒有种登山的感觉,挺高,也挺陡。而位于梅县的南华又庐则在报纸网络上出现过很多次,它以自己那精美的雕花,合理的布局,对称的结构而出名,吸引了许多外界朋友的参观。
这二座围屋虽然单间的房子比较分散,但是却是一个围合的整体,九厅十八井,处处显现出它的居高临下,夏日里,站在这里,我还能感觉由山间传来的阵阵凉风。南华又庐刚过一百岁,现在是第三代居住于此,一进门,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一股书香,这里的庭院里到处可以看见一些勉励学习,赞扬生活的诗句,再加上屋檐横木上那似龙似凤的雕花,增添了院落里的氛围。
来到这里,我感觉各个房间连得比较远,而且走道十分的多,有时一条通道可以到达三个不同的人家,有的房屋后面就是一个十分大的采光天井,倒有一种“柳暗花明村又村”的感觉。它们虽然千层环绕,但也是有序的,只要了解了它的布局图就会明白,这样建造的房屋有它自己独特的因素,建造者寄予了它许多希望,就像南华又庐大堂两边的四个小庭院,就是为了给他的八个儿子成家立室之用,“长发其祥,中囟伊始”是每个庭院的别名,寄托了他们父母希望自己子女幸福快乐的愿望。

转自:http://www.kejiaren.com/xspace/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146610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