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烟雨苏家围(二)

[游记]烟雨苏家围(二)

2008-05-22    soufun.com

烟雨中的青石子路发着闪亮的光,路肩上长满了苔青。以天气预报的行话讲,这儿的空气质量应该达到了优。

想必是刚才在“东山苏公祠”耽搁的太久,等从巷中钻出来,走上“大路”,却再也问不出队伍的去向。因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几乎都是一队一队的,一会儿过来一会儿过去。我该如何问好呢?想想,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索性不再问。好在远远地能望见落车的位置,反正,玩累了,朝那个方面走就是。

从一条旁侧的小路上飘过来一对小姐妹,撑着一把花伞,一路咿咿呀呀地哼着山歌。面对镜头,她们一点都不悚生,自自然然地来,又自自然然地从我身边飘过。那山歌的调调儿,那娇嫩的童音,让人心变得晃晃悠悠起来。羡慕的目光一边送着姐妹俩唱着山歌远去,一边追忆自己天真烂漫的童年。

东江,竟然离得这么近。远远望着的一江绿水,近了,却发现颜色有些差异,没有远望时的翠绿,绿中泛白,略显浑浊。此时没有人可解释,只有靠自己揣摸个中原由了。该是光反射的效果吧,远远地看江面很窄,两岸的绿树翠竹倒映其中,于是乎看着那树也绿水也绿了。近了,视觉中的江面变宽,水中倒映的不只是翠竹与绿树,更多是灰色的天空,难怪这绿水会变浅淡甚至灰白浑浊,那是天空的颜色啊。

正思索间,隆隆的马达声吸引了我的目光,刚巧一艘小船正从汇入东江的支流围堰堤上的六角亭边驶过,难得的机会呀,赶紧取景调焦,卡嚓卡嚓,收工。

雨中的竹,青翠欲滴。那竹节上长出的细枝,细雨飘聚在上面,结成水珠,似落非落的样儿,亮晶晶的煞是令人喜爱。当然,你得凑近了看才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再近些,你甚至能闻到竹的清香。

一阵山歌响起。刚才有人拎着摄像器材从身旁走过,莫不是在拍什么电影电视?呵呵,这个热闹一定得看。边想,边往声源方向凑去。

路上的游人显然也加快了脚步,几乎是一路疾走,来到了一颗大榕树下。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正在吊着嗓子唱着山歌。客家的山歌我可听不懂,可那调子让人能感觉到绿色的东江、微微的江风、青翠欲滴的竹林、散发着淡香的香槐、映着倒影的小桥流水、悠闲地甩着尾巴摇头晃脑嚼着青草的大水牛、以及家家门口摆着售卖的香醇的客家黄酒、还有散发着大山气息的中草药材。。。。。。

就在附近,架着两件大把式,镜头正对着两个绝色的美女。一个低语相问,一个侃侃而谈。呵呵,这一定是电视台在这儿做什么专题节目,一时玩心顿起,瞄准了这个场面又是一阵卡嚓卡嚓。嘿嘿,美女们连电视都上得,难道还上不得偶的镜头,珍藏养眼吧。

只是,无意间,觉得这颗榕树大得出奇,好象是有些名堂和来历,便围着它左右转了一圈。果然,一块黑底白字的大理石碑立于树的一侧,刻着一些密密麻麻的碑文,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碑文如下:
题头:千年古榕
内容:千年古榕,这是一棵启示苏家人在此定居的吉祥树。
抬行:1295年(元朝元晖元年),苏东坡的第七代孙到广州番禺任官时,曾乘船经过夜宿这里,在船上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五位老人带他到岸上玩。看见了一棵大树,天荣问五位老人:“此乃何树?”五人答:“紫苏也”天荣又问:“紫苏何若甚大?”五人答:“树得其土故大也。”醒后,他觉得此梦很奇怪。晨起,他便登岸观看,果然有一颗大树。但,却是榕树。该树,枝叶蔓延,形如乔松,旁边又有一座“五贤祠”。天荣想,梦中的紫苏莫非就是这棵榕树,而梦中的五位老人,莫非就是“五贤祠”神灵的化身?他又想:我本姓苏,紫苏乃本姓之物也,此地必有可居者。苏天荣又看了周围的山川环境,觉得很美,果足定居。他想,我今后归田(退休)时,就在这里定居吧。

1300年(元成宗大德四年)苏天荣又升任了四川富顺知县,他自觉难圆此梦,便将此事告诉了子孙后代。直至其玄孙苏秀弘在东莞任官时,于1381年(明朝洪武十四年)才定居于此。
此榕树在700多年前就是很大棵,估计当年的树龄就有300多年,直至现在该有1000多年了,所以称千年古榕。

落款:广东河源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
时间:公元二00六年十二月九日
旁边一块是关于“五贤祠”遗址的碑文,在此略。。。

看罢碑文,感概万千。一代人的梦想,却要几代人来实现,一旦实现,又惠及子孙万代。真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又想,苏轼本四川眉山人,其后代先后迁居湖北、江西、广东,至天荣一代又回四川,到秀弘一代才客居河源。想我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这语音语调不知历经了几次变更,这血液中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难怪有古语有云:八百年前,一家人也。那,从今天起算,八百年后呢?这苏家围是否还存在呢?我的后代在八百年后是否也能再度重游?

转自:http://blog.soufun.com/7589621/32/articledetail.htm2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