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资料:中英街游记10块钱的“劳力士”-新闻

[游记]资料:中英街游记10块钱的“劳力士”-新闻

2007-08-04    td591.com

2004年8月13日深圳旅游网报道 百年前清廷的失败为今天的中英街埋下伏笔。

解放后,由于这道界限,界碑两侧的乡民们需要赶着耕牛,扛着犁耙去界碑另一侧“过境耕作”;

文革时,由于这道界限,分住界碑两侧、原为乡亲邻里的人们即使擦肩而过,也低头不语,生怕落个“海外关系”的罪名;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这道界限,一些急于购物而跨越界限的游客,当即会被值勤哨兵拉回来界限进行教育批评,甚至还要检验身份证明;香港回归祖国后,因为这道界限,国内游客不仅可以放心跨过界碑另一侧,还用手机兴致勃勃地拨通家人电话,兴高采烈地说“我已经到香港了”。

中英街的由来

国内外知道中英街的人都很多,曾在中英街疯狂购物者无法统计。但真正了解中英街历史的却并不多。作为一名中国人,当漫步中英街时,在街心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刻有“中英地界”、“光绪二十四年”、“1898”字样的石质界碑。界碑一侧书写中文,一侧书写英文,它就是1899年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的产物,是中英街的标志性建筑,让人心情沉重。

中英街街景

在英帝国主义武力逼迫下,1899年6月9日李鸿章在北京和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次年3月16日,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他们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还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

1951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所有人员均须从正式口岸凭公安机关签发的《出入境通行证》进出境。“中英街”非正式口岸,因而开始限制人流往来。加之建国初期中英关系仍比较紧张,中方开始执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政策,港英政府则在“新界沙头角”实行“宵禁”,中英街变成了边防禁区。

中英街纪行

表哥来南方开会,临行之际执意要去中英街观光,说不远千里来此一趟,也许去了遗憾,但不去会更遗憾。因为已经买好了明天的车票,时间紧张,下午老公便以高价托人办证,即便如此,仍是没有任何信息。无奈之下我们便决定第二天一早直接搭车前往。

早上起来,急忙收拾行装,找了一辆出租车便匆匆上路了。

此时,已届深冬,北方早已是天寒地冻,草木调零,而南方却仍然花红草绿,鸟语花香,不能不让人感叹中国地域之辽阔。好在时间尚早,路上车辆并不多,汽车在外环大道和高速公路上飞驰电掣,畅通无阻,一座座高楼大厦自我们眼前迅速闪过,正在修建中的高交会馆规模宏大、壮观,深圳仅仅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但从一个渔民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正如歌中所唱:“神奇般地崛起座座城,神话般地堆起座座金山”。

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出了市区。出了市区,远离繁华和纷扰,建筑物依稀可见,山渐渐多了起来,大鹏湾慢慢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穿越2400多米长的梧桐山燧道,眼前豁然开朗,仿佛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境地,楼房多了起来,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和银行历历在目,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再向前走不多久,越过沙头镇政府和沙头角口岸,便是心仪已久的中英街了。

车还没停稳,便被七八个人包围了,他们齐声问是不是去中英街,要不要办证,我们吃力地从车上挤下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每张十五元的价格成交,前提是先办证后交钱,为防作假,我们要求其中一个做导游,将我们送进去,最后再送出来。买卖成交后,一伙人迅速散去,办证的办证,拉客的拉客,看来还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伙。直到此时才有时间细细观赏闻名遐耳的中英街。在一个类似牌坊的建筑上写着大大的“中英街”三个字,右首便是边防入口,再右边的墙上刻着“1997年7月1日”,即香港回归的纪念日,顺带说明一下这里是禁止拍照的,也许是出于边防重地的原因。随同我们在一起的办证人姓张,徐州人,因徐州在历史上曾历属于山东,我们便称他为张姓老乡。张姓老乡原在家务农,因老乡在海关做事,便追随老乡而来,从事一些办证,导游等的业务,有时也有海关缴获的物品(如劳力士)不上缴的,交由他来处理,他说,动动嘴,跑跑腿,总比从土里刨食来得容易,同伙和是老乡,也出于同样的目的。

大约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有一人拿着证飞速而来。随后,我们便来到边检口,不知张姓老乡与边检员嘀咕了几句什么,边检员验过我们的身份证后挥挥手放行,紧随我们的还有一名妇女,只听边检员对她怒吼:“以后再让我看见你可对你不客气”!这女人一声未吭,好象是走私的小贩。进关之前,张姓老乡特意交待,如有人发放宣传品千万不要接,一方面可能要你掏钱,另一方面可能是反动的东西,可不要吃不了兜着走。进入中英街,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极目四望,正前方是一条窄窄的小街,曲曲折折地通向远处,并不见有人走动,另有一条大约三四米宽的小街,两侧店铺林立,低矮陈旧,依稀有游客走动。我惶然不知所措,充满疑虑地问张姓老乡:“这就是中英街?”张姓老乡讲:“现在还不到九点钟,人还比较少。”我们随意走到一家店铺,陈旧的柜台里陈列了琳琅满目的金银首饰,随意地砍价,当将每克黄金砍到80元而店主意欲成交时我们落荒而逃。

张姓老乡讲,中英街做为自由贸易的窗口,商品是免税的,所以也就便宜,但他们要价特高,所以你也要狠砍。有此内经,我们再谈价时便有地放矢了。尤其是表哥,本身是商人,又是极有耐性的那种,砍起价来更是百折不挠。我和老公只是抱着好奇的心理来这里,所以只是走马观花,随意瞎逛。中英街只有二百多米,没十分钟我们便走到了小街的尽头,一路上不时看到有香港警察巡逻,每隔十几米便有两地的界牌,提示不可跨越界限。但在中英街也有跨过界限不算违规的,那就是位于四号界碑旁那棵距今110年的古榕树。这棵榕树树干苍劲,枝叶茂盛,在中英街惟有它只管按照自然规律生长,把长长的枝干延伸到香港一侧,不仅成为中英街历史文化景点中最为重要的一景《古榕奇观》,还成为文人墨客采风的重要素材。如今中英街四号界碑这棵“根在内地,荫泽香港”的古榕树早已成为中英街历史的见证。

短短的小街,清淡的生意,我不相信这就是曾被为“购物天堂”的中英街,当年某著名电影演员就曾在此买过一把螺丝刀涂改成几万元的地方。中英街主要卖一些金银首饰、化妆品、手表和皮包摄像器材之类,当年繁极一时的服装,肥皂,洗衣粉等日用品已经不多见。

当我们又逛回来时仍是不见表哥的身影,一路寻去,原来表哥正在对一皮包讨价还价,标价四五百元的东西,表哥竟然一下砍到二百元三件。皮包的式样新颖,再看皮子的质量,柔软舒适,在大商场里,五六百元不止。我暗笑表哥的“磨饥”。可正因为他的“磨饥”,老板虽然面红耳赤,一再讽刺表哥的小气,最后还是不可思议地成交了。表哥说:这包如果摆在贵和,至少也要三四百元。

又向前走,每到一处,表哥必搭讪一番,也许是他的好问,更因了表哥一口纯正的外地口音,使得他成了众商家争抢的对象,而对提着旅行包的我和老公不闻不问。更好笑的是,每走几步,便会有兜卖手表的小贩同表哥搭讪,或者跟定他不放松。有一女人咬定青山不放松,表哥走几步,她走几步,嘴里不时嘀咕:“要几块吧,要几块吧,我这可是正宗的劳力士,五块只收你一百元。”这女人亦步亦趋地一直跟到街的尽头,表哥哭声笑不得:“你说你这个人,我不要你还老跟着我干嘛,不耽误你做生意嘛!”女人客气地笑笑:“没关系的!”表哥无计可施,只得无奈地摇摇头。张姓老乡讲,在这里做生意的,一般以潮汕人居多,而潮汕人会做生意是有名的。他们死缠烂打,笑脸相迎,买得少没关系,不买也没关系,你买大葱没有,我这还有大蒜,不会象我们北方人一样倔强,没有就没有,话不投机干脆不卖给你,这就是南方人的精明所在。女人一直跟着表哥,无奈之下,表哥说:“唉!拿来我看看吧!”女人喜不自胜,连忙取出来。一百元五块的劳力士,连鬼都知道是假冒的,机蕊肯定是塑料的,但外表却是精美,几乎可以乱真。最后以一百元七块成交,女人才乐惦惦地离去,表哥也扔下一句:“真服了你了!”至此我才真正信了“坚持便是胜利”这一真理。中英街的商品固然物美价廉,但一些物品,特别是摄像机之类最好不要在此购买,因为维修没有保证,你总不能不远千里来此维修,也有可能,某件商品的电池或部件是特制的,再用只能到中英街来买。中英街也有劣质或假冒商品,但也并不绝对,否则便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们便摧促表哥回去。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回头望去,游客渐渐多起来,中英街开始热闹起来。我不禁想:中英街最吸引人的地方究竟是什么?为何这条仅有250米长的小街曾一度在全国风靡一时?

因为中英街长期以来地处边防禁区,由此造成了人们对这个长期封闭的沿海小镇的好奇心。毗邻香港新界的中英街实行“一街两制”,建立于免税街之上的,曾以物美价廉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大吸引国人眼球。如今购物天堂优势风光不再,但中英街留给人们的印象仍然十分深刻,人们常常在记忆去搜寻、回忆和思考这条小街上所发生的令人无法忘记的故事。同时,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大陆的一种文化氛围,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顺利地出了边检站,表哥仍是一幅意犹未尽的模样,不时地长吁短叹。边走边谈,不经意间后面又悄悄地跟上了一位卖表的小贩,象中英街的那个女人一样,即使我们不买仍旧跟定不放。没办法,老公说,如果你们没事的话,跟着我们说说话也好。对方笑笑说,我哪时间和你说话啊,老板,买几块表吧,正宗的劳力士。跟了大约半里路,这个小贩实在没有耐性了,便无声地撤退了。如同接力赛一样,先前的小贩一走就又跟上了一位,结果表哥又被缠上。要价一百元七块。表哥砍价九块,对方要八块,表哥要九块,九块就九块吧,吐血大甩卖。接过来,表哥看到小贩手里还有一块,便一把拿过来,凑十块吧!看到买卖成交了,不知从哪里忽地冒出几个小贩来,齐齐围定了老公。我连忙拉着他,突破重围,一路狂奔,冲出几十米后才站定回头看,几个小贩方才悻悻地转头寻找新的目标。

有人说,不到沙头角中英街就相当于没来深圳,表哥说,我也算来过深圳了,并且是满载而归。

半年后我问表哥劳力士还走不走,表哥说,有的走,有的不走。

前几天报纸上登,公安局一夜之间一举抓获一制造假冒名表(包括劳力士)的犯罪团伙,缴获名表17麻袋。

查看全部回复我也来说两句

转自:http://www.td591.com/Space/html/08/t-43408.html37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