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中英街看香港的明天(上)

[游记]从中英街看香港的明天(上)

2008-05-22    sina.com.cn

中港往来的中心转到罗湖文锦渡那边,沙头角成了大家忘记的角落,再也没有人记住曾经的辉煌。解放后中港之间围起了铁丝网,小小的中英街也不能幸免。港英政府还把靠近大陆的地方划为禁区,要办理特别证件才可以进去。这些土地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还要多,其中也包括沙头角。

香港怎么发展腾飞,沙头角还是默默无闻,没有什么变化,继续保持着五十年前的样子。沙头角成了香港人嘴中穷山恶水的代名词,当警察的犯了什么小错误,有可能被调到沙头角,类似前苏联把犯人发配到西伯利亚。

大陆这边的沙头角原来是附近的经济行政中心,有原始的墟市,建有学校,医院,政府部门也在中英街里面。成为边防禁区后,这里也成了大陆人难以踏足的地方。两边都成了鸟笼,外面的人对它充满神秘感。

铁丝网:挡不住一街两边的心

晚清政府把新界划给英国时,其实是把沙头角一分为二,两边自始至终都是血肉相连的。中港两地怎么阻隔,中英街两边市民的来往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按照法律规定,沙头角大陆这边的原居民还可以通过中英街到达九龙的,这些人可能是大陆人最早拥有身份证的。到了今天,依然可以持这种身份证去香港的九龙新界,只是不能到香港岛。而香港的沙头角居民穿过中英街,办了通行证还可以进入大陆走亲访友。

在中国大陆几乎完全封闭时,中英街还担当起小窗口的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特批在这里可以出口,大陆的东西从中英街可以卖到香港,创点外汇。现在看来可能少得可怜,但在当时是多么重要呀。

文革时期还发生了一件趣事,香港“六七”暴动之后,好多热血的香港市民跑到中英街,隔着铁丝网跟大陆的人们一起举着毛主席语录,戴着毛主席胸章,共同唱“东方红,太阳升”。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d43ef010009hg.html50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