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华侨城游记 |
[游记]东华侨城游记 |
2007-09-18 sina.com.cn |
远眺茵特拉根酒店 湖水引入酒店 完全欧洲小镇 墙面 几百米外,回到滇地 茶馆外远眺 山顶是印第安式的 山上的购物中心 前不久,同事考察深圳东部华侨城的茵特拉根,带回一摞令人看了蠢蠢欲动的图片。于是诸事办毕,周六下午有闲,去了大梅沙OCT。 那是正对大梅沙海滩的一组山景,由OCT集团投资35亿人民币开发。缆车、森林小火车、中巴把占地九平方公里的各个山景组合起来。山上看海景,灰蓝大海衬着几粒岛屿,下山天已黑,缆车一线灿烂灯火如链从山脚烧到山顶。山海相呼,绿蓝相映,风水相聚。 入门是谓之“大侠谷”的一片瀑布扑面。绕后看出,瀑布下,却是人造山岩裹着排排窗户。这里以后将会是一个大酒店。缆车五分钟送到480余米的山上。山顶一片印地安风格建筑、图腾,大小建筑或如巨岩,或似石洞,几乎每片石上都刻着岩画。山顶坐中巴到茶溪谷——目前开放的主要景点,那里有两个主题,一个是照搬瑞士一个山镇造的茵特拉根(INTERLAKEN)镇,另一个是完全中式的,似乎有点像云南风格的茶主题景区,有茶翁古镇,茶园等。 茵特拉根由酒店、咕咕钟舞台、剧院、湖水长廊、餐馆等构成。那房子风格看上去倒真如欧洲小镇微妙微肖,连欧洲人家为避长日而设之木窗扉都搬之如故。酒店又分两类,一个直称茵特拉根大酒店,湖水直入大堂,有泉水SPA为主要卖点;还有一类是公寓形,如民宅一般散于街市,有的下面开了店铺,开着旅游纪念品,小餐馆或婚纱摄影店。茵特拉根大酒店豪华房一晚是1600多,在深圳算是超五星级了。如有可能,我倒是更愿体验一下那窗台鲜花锦簇、黄墙木栏的公寓生活,去当一个晚上瑞士山民。 山行数分钟,就进入茶境界——忽然想到听说南昌某楼盘想做茶文化,这里倒是一个绝好参照处。茶翁古镇有一排茶廊,我们寻找一处清静靠窗位坐下,点了一杯绿茶歇汗。窗外远处是长索斜拉的茶溪桡桥,近处是蕉叶竹影,杂树乱花。小憩后,走到茶溪广场,那里锣鼓喧天,掌声动地,却是在舞南狮,一排高桩,高的在两米以上,黑狮跳跃,红狮翻滚,令人叫绝。最远两桩相隔二米多,却见狮跃人立,一腾而就,立于桩端,以前只在黄飞鸿电影里看过的镜头,眼面前更生动呈现。精彩表演还有茶溪广场上的粤剧演唱和咕咕舞台上俄罗斯姑娘的演唱。试营期间,游客并不多,演员却依然卖力演唱蹦跳。 下山乘的是小火车。茵特拉根火车站出发,15分钟一班,一列车可载110人。车行山间,看红房黄墙,正是下班时,看各色老外演员徜徉山道,仿若置身域外。火车压过铁轨接头处的咣当声已久违了。小火车蜿蜒山间,忽穿邃道,忽行高台,水泥高架桥望下总有近百米高吧。行十余分钟到“大拐弯”车站——那站名还真有点原始味道。 四个小时,只游“城”中一角。已经感叹不已于OCT的大气,眼光,胸怀。想起湾里也有山,也是差不多的高度,有更好的山涧溪流水库,那里却只有山民们一些粗陋的所谓景区建筑。有人做过一个“环球公园”也是缩微景区,早已矢溺成堆,秃圯成古迹了。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464ab8f01000bdu8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