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深圳南澳自驾车旅游攻略 |
[游记]深圳南澳自驾车旅游攻略 |
2008-06-27 51766.com |
晨7点半出发,走滨河大道东行,过莲塘后,走梧桐山盘山道新路,沿深港边界绕至梧桐山隧道东口,经沙头角镇、盐田港后,上盐坝高速公路东行,至葵涌(涌,当地口语读“冲”音)镇的土洋村,下高速,参观“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在土洋村的狭窄街巷里,幸亏有指路牌,拐了好几个弯,才到了位于村后高地上的东纵司令部旧址。这里早先是一座天主教堂,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司令部于1944年驻此。现按原样修复,并设立“东纵史迹展览馆”,门票每人5元。我们的女儿女婿,很惊奇在深圳还能看到抗日战争的遗迹。 东江纵队的全称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它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敌后展开袭击日寇的游击战。1942年春,总队指挥部由宝安龙华迁到葵涌土洋村,1943年冬,番号改称东江纵队,设司令部。这里与香港隔海相望,附近的沙鱼涌是当时大陆与香港的主要水上通道。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这支游击队从敌战区营救出来许多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还有上百名国际友人和被俘的英军,得到同盟国的嘉奖,成为抗日战争史上一段惊险的佳话。 参观之后,我们驱车向东南行,经过大鹏镇,再向东走7公里,就到了一座古城――大鹏所城,门票每人20元,售票处旁有停车场。 这座古城位于大鹏半岛中段,背山面海,略呈方形,每边长300多米,周长约1公里半,修筑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为当时的海防指挥机关“南海卫”下属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堡,是明代为抵御倭寇,在东南沿海广泛设立的海防要塞之一,简称“大鹏所城”。据说,深圳别称“鹏城”,就源于此。 我们从南门城楼开始参观,上边陈列有古城模型,在城头上俯瞰全城青砖灰瓦的明清朝代民居,看来保存基本完好,只是屋顶上竖着许多电视天线,透露了一点现代信息。漫步在古城窄狭的街巷,仿佛回到在一些老照片里见过的一个多世纪前的时光。不过,许多古色古香的院落里,住的却是外省来当地打工者家庭,本地人多住在附近新建的楼房。古城内,还保留着几座清代“将军府第”,其中以抗英名将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最完整,有150年的历史,是广东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筑。据介绍,2001年“大鹏所城”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深圳旅游值得一看的地方。 从古城出来,左拐向东开几公里,远远就可看到“大亚湾核电站”外形有显著特征的厂房,厂区不能随便进,我们开到门口掉头往回走。向南经过大鹏镇东南角一个山头,看到山上有一座纪念碑,于是下车登山,原来是“东纵烈士纪念碑”,碑座已有残损,周围环境也有些杂乱,看来,此处建好后,缺乏应有的照管。 凭吊之后,继续南行,中午时分到达南澳镇,这里是一处渔港,先在渔港旁摄影数帧,又到水产市场买了虾米、银鱼、紫菜等干海产,然后去一家海鲜酒楼午餐,尝了几样当地的海鲜,味道还可以,价钱却比深圳城里要贵一些。 饭后,接着开车沿海岸南行,不远,路旁见到一个小海湾,沙滩很好,我们下海畅游了一番。突然,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夹着电闪雷鸣,雨滴打在脊背上有如针刺的感觉,为怕出意外,无奈赶紧上岸钻进车里避雨。泳是游不成了,决定到西涌去看看。 于是拐回南澳,折向东南行,在雨中穿越大鹏半岛,走进一段山路,这是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的西南坡,遥望海拔869米主峰,不禁引发了以后要来攀登的兴趣。 再向西南,经过西涌(冲)村,我们直接开上尖峰顶的半山,在那里可以向东北俯瞰西涌(冲)湾,一个很美的半月形海湾,沙滩很长,是海水浴的好去处。日后一定再来。 |
转自: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141258.html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