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澜沧江湄公河分两段一水看四国 |
[游记]澜沧江湄公河分两段一水看四国 |
2008-05-22 sina.com.cn |
西双版纳州的招商引资项目中,“绿三角”度假村位于中、老、缅三国交界、澜沧江─湄公河分界处,范围是沿澜沧江往上行21公里,至关累码头和沿南腊河往上行8公里至南腊河电站水库,拟在规划区内建立以东南亚民俗村落为主体,集观赏、水上娱乐为一体的度假村。其中包括旅游船停泊岸线,碑亭,人行道,跳水台,天然游泳池,东南亚民俗村,“一足涉三国”塔等等。 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那么在将来的澜湄旅游中,这个借“金三角”的名义从对立面定义的旅游景点,将成为湄公河上第一个供游客歇脚观光的地方,极大地丰富了澜湄旅游的内容。 水上石林:见缝插针 有人昏睡,有人打牌,有人开始躁动不安。 隐隐约约中,一团团的阴影从朦胧的窗子里闪过去。对头船吗?有人钻出船舱,到了甲板上。 是石林。一块块青色的巨石屹立在水中,远望去犬牙交错,排列似乎没有规则,但是中间偏偏留出一条不算太宽的航道,快艇就在这狭窄的缝隙间穿行,速度不减。有几次仿佛船擦着石头过去,但是有惊无险。船驶过,留下巨大的白色痕迹,从青石阵里绵延开来,像是青天上的一挂白云。逐渐缩小,逐渐消失。 有人惊呼,纷纷钻出来拍照。 这些石林,某种意义上也有致命的危险。几年前,从中国思茅港到老挝琅勃拉邦港786公里的航道上,共有20多个险滩,近百座礁石群。由于航道条件恶劣,通航的中老缅泰四国船舶经常发生海损,为此中国政府承诺出资500万美元,四国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对湄公河航道中缅243号界碑至老挝会晒段,共331公里的航道严重碍航的11道滩险、10处礁石群进行整治。 整治花了3年时间,但对于整条航道来说,还只是完成了一部分。 这时已经过了中午,去国已远。两岸的居民,渐渐地多了起来,偶尔还能见到村寨,老挝或者缅甸的国旗,从里面高高地竖起来。一块块面积不大的农田,零星地分布在开阔而裸露的沙滩上,种水稻,或者西瓜。其实这些都是得不到保障的,再过两个月,雨季来临,河水上涨,来不及收成,这些农田将全部被淹掉,并且没有人赔偿损失。 出了水上石林,江面开阔,水面上的小船多了起来。每当视野内出现小船,无论停在岸边,还是行驶在水上,“天达”一号都要先拉响汽笛,然后放慢速度,悄悄驶过。否则,快艇装的两台500马力,2100转/分的强力发动机,每小时50码的速度,翻起的波浪,会将这些小船打翻。 每当这个时候,水面上的小船往往慌忙靠岸,坐船的人站到水里,紧紧地扶住船帮。而那些野渡无人的孤舟,被拴在岸边的栏杆上,这时候就兀自地摇晃起来,随水势起伏。 甲板上的老水手说,水上也有水上的规矩,红绿灯装在眼里。 清盛港:看湄公河最美日落 湄公河上的航道标志不多,船长必须有足够的经验,来判断水下的情况。到第八个小时的时候,缅甸的万崩塔林出现在右手边的岸上,太阳开始西斜,照得一片金碧辉煌,对东南亚国家的佛教的威仪,初步领略。这时船要靠近口岸交费,大概是每个人2美元。船上的乘务员把午饭剩下的残渣倒进岸上的塑料桶里,口岸上的人过来拎走,几只狗欢快地跟在他的身后,这一切的人和事,都成为他们日常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下午6时,“天达”一号接近清盛港,高悬的太阳失去刺眼的光芒,柔弱的光打在浑黄的水面上,随着水波摇摇晃晃,这是湄公河傍晚最美的景色。 再往前,就是湄公河与湄赛河的交汇之地。“金三角”牌坊就树立在这个小城的岸边。 两河中间的三角地带属于缅甸,建有大名鼎鼎的帕拉拜大酒店。高墙和警卫将普通的缅甸生活隔绝在外,西装革履的先生和袒胸露背的女士多从专用码头步入酒店,他们常常坐在宽大的窗边品着咖啡聊天,窗外不时有船只从湄公河上静静驶过。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4aaca01008nkh.html2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