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国庆老山界之行 |
[游记]国庆老山界之行 |
2007-07-21 gzqnzyz.com |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在众人期盼、等待中到来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南哨乡迎来了几个旅游团,他们的成员大部分来自北京,其中有两个来自四川的旅游团。10月3日,等我们把必须的东西准备好,吃完饭后于1点钟从南哨集镇出发前往老山界。 车子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行驶着,由于前几天下村没有好好休息,所以在路上我一直都处于半昏半醒状态,尽管一路都是美丽的风景,还是打不起精神去看。山路崎岖而幽长,疲惫的车子似乎也在漫不经心地行驶着,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行进才到了老山界的坡脚,到这里就没路上去了。在游客的喧闹声中我才从睡梦中慢慢醒来,还来不及调整,立马就帮游客搬东西下车,把东西搬下车后,游客各自整理起来,在我们的帮助下,很快整理完毕。我们整装待发站成长长的队伍,在向导的引导下缓缓地开始爬坡。由于坡上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加上长时间没有人走了,所以路旁的杂草丛生,长的特别茂盛,把小路都给遮盖了,给我们的行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是没有向导在前面开路,每行一步都十分的艰难,毕竟山陡路窄而且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到。在行进过程中有很多游客无数次的摔到,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的坚定。 老山界这里海拔约为1400米左右。因为海拔高,所以有的坡都是茅草、有的坡却一半是茅草一半是树林,并且山上的树长得奇形怪状,茅草也是长得特别茂盛,比人还要高,而茅草却多余树,在快到山顶的那一片树林还有竹笋,那竹笋其他地方根本就很难找到,也可以说是这里的特产。在上面宿营第二天一早起来看日出,景色十分的迷人,真的是人间仙境,这里还是夏天避暑的好场所,然现在山上却很寒冷,由于我们一直都在爬山,所以才不感觉到冷,要是不动站上几分钟身体就会打哆嗦。一路走来,虽然艰难险阻,但我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因为我们有一个精神支柱,就是那个年龄还不满六岁的小女孩,年纪虽小,但非常的坚强,并且有顽强的毅力,在爬八万山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己走,现在来爬老山界也是同样,像这样的小女孩在乡村很少见,更不要说是大城市里的,故而我们大家一直坚持不懈,有她在我们才没感到那么疲劳,而且还更加的有力量。最后,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经过3个多小时艰难而缓慢的行进,于下午6点20分到达老山界的山顶,到了最高点时大家开始欢呼,为此而兴奋不已,身上的一切疲惫都已抛之脑后,正在为之高兴的时候,高定的支书、村长赶过来帮忙,走过去一看大家既欣喜若狂,又感动。因为地上放着一锅煮好的南瓜稀饭,由于疲惫和饥饿,还来不及休息大家就一窝蜂地向锅里的南瓜稀饭进攻,经过一番猛攻后,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了,吃饱喝足后,照相留恋,在他们“狂野之旅剑河”的口号中夜幕降临了,大家就开始行动起来,搭的搭帐篷,砍的砍材、煮饭的煮饭。因帐篷少人多,于是我随高定村的支书、村长下了老山界。 下到高定已经是10点钟了,又累又饿吃完饭就去睡了,一觉醒来已是次日9点钟,考虑到时间的关系赶紧起床,洗漱完毕,立即到半山等待昨晚在老山界过夜的旅游团队的到来。当我还在睡梦中,高定的支书、村长已早早起来安排好了迎接的各种工作,把村里的芦笙队和放了假的小学生召集起来,分队站在半山路的两旁等候,经过接近一个小时的等待,团队才下了山,看到这么多人来迎接游客们有说不出的喜悦,等待很久的村民们看到他们下来更是高兴,举起了迎客的牛角酒,美味的腌鱼和浓浓的香茶,设卡迎接游客的到来,看到这样的迎接方式,游客们非常的激动,喝着甜甜的米酒,吃着美味的腌鱼和喝完浓浓的香茶后,更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这迎接的整个过程中,欢呼声、笑声、锣鼓声,声声互相辉映,让迎接的场面十分的狂热,使游客真正感受到了苗家人的热情好客,也让我不得不投去羡慕的眼光。 欢迎礼毕,我们大家相继来到学校的操场上,在学校举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升旗仪式,仪式完村长、团队代表先后发言,结束后转人正题,旅游团队把带来的学习用品发放给受捐助的贫困学生,这种活动在高定是第一次,因此村民是热情洋溢,弄的场面十分的混乱,捐赠完,游客才陆续分散到村民家吃饭。 吃完午饭回来,村民们早已集聚到学校操场上跳起了芦笙舞,游客们看到村民踩芦笙的场面,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踩芦笙的队伍中去,为了感受气氛,纷纷换上苗族的服饰,跟着芦笙队一起踩,刚开始还比较的拘束,踩着踩着就慢慢的适应了,而且踩的还比较好,要是你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是游客。尽管昨天累了一天,但他们还是抑制不住自己,抵制不了苗族这种民族风情的诱惑。游客们一直从2点踩到5点,在这整个过程中,只有少数几个游客休息,其他游客却是一直没有休息,他们不但跳而且还在拍,仿佛一切的疲惫都以烟消云散。要不是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我们还不忍心阻止他们,扫他们的兴。 为了赶时间,只能让活动暂停,接着开始吃苗族别具特色的晚宴,虽说是晚宴到不如说是酒宴,饭还没有吃,人就已经醉了,这里的苗族在吃饭时,有一个特别浓厚风俗习惯就是敬酒,每个人都来敬酒,而且搞的是车轮战术。因此旅游团的每个人都被灌的醉醺醺的,饭还没有吃到一半,场面都已经是混乱不堪了,尽管如此当芦笙舞再次跳起的时候,游客还是压制不住自己,继续跟着跳起来,有的抢芦笙来吹,有的摆着各种优美的姿势跳着芦笙舞。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真的不想阻止他们,可时间不允许,因此不得不扫他们的兴,阻止了活动,让他们踏上了回归的班车,村民知道游客要走了,停止了一切,站在路中间拦车、拦人、敬酒,作最后的道别,见人又是白酒一碗。这样的酒在今天晚上我记不清喝了多少杯,我只感觉有一点头晕,因为我们不能醉,为了保证游客们的安全,所以绝对不能醉,同时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预防不必要的事情发生。为安全起见,游客被我们一个个的押上了车,这样做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村民们也舍不得他们走,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班车在行进,村民也跟着行进,一直追了好远,到最后变成目送,直到班车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 游客们虽然走了,但是他们的爱心永在,他们的爱心将支撑着那些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继续往前走。此次老 |
转自:http://www.gzqnzyz.com/Article/Class38/Class39/200604/1590.html3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