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远ABC.心情日记 |
[游记]清远ABC.心情日记 |
| 2008-06-10 qyabc.com |
|
静儿:“十一”欢乐自驾清新桃花湖 桃花湖简介 桃花湖自然生态风景区位于清新县西北面,与广宁县、阳山县交界,距花都国际机场约120公里,距清远市区约85公里。桃花湖面积3750亩,容积约7000立方米,湖面壮阔,环湖一周约20公里,水库深度约37米,四周景色如画,湖水明净如镜,湖边群山环抱,流泉飞瀑,异彩纷呈。湖中点缀着形态各异的青山数十座,错落有致。其中数座青山内有溶洞,湖水漫入,已成洞中湖,游船可直通洞内。这里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全年最高温度26摄氏度,年平均最低温度12.9摄氏度。霜冻期时间短,仅12月和1月份,年平均降雨1920.9毫米。每当风晨月夕之际,桃花湖一带烟霞缭绕,引人遐想无穷。若值桃花带雨、山风吹皱一湖碧水之际,则又是另一番情趣。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就在我们身边。 桃花湖湖岩天然一体,周围群山叠翠,一年四季山花 烂漫、百鸟争鸣,四周景色如画,湖水明净如镜, 湖边群山环抱,流泉飞瀑,异彩纷呈 第1站:桃花湖里竞乘槎 有专门为桃源而作的诗,尽道湖光山色之美:山明招日月,水秀聚云峰。意荡随波去,神驰逾太空。岛屿飞玉瀑,翠竹映桃红。寄语天涯客,游情此独钟。 桃花湖即龙须带水库,水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容积达1.1亿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80平方公里,环湖一周有20多公里。建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龙须带水电站高68米,长205米,面宽8米。 此处乃是被称为清远八景之一的“龙潭耸翠”。耸起来的青翠,是山,山不高,然而层层叠叠,如折叠展开的一面面屏风,层次丰富,与水平的湖面形成鲜明对比。没有风的时候,那湖面明晃晃的就像一面镜子,起了和风,水面微微泛起褶皱,就成了辅开的一幅绸缎。最美的是点缀于湖中二十多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如嵌于湖中的翡翠玉盘,小如螺黛一丸,大则碧岫千寻。涟水河连着桃花湖逶迤摆动龙尾,如缓缓展开的一轴长卷山水画。 想更贴近天堂,便撑一叶扁舟,飘于湖上,水波荡漾,泛着碧玉般的光泽,在小岛之间穿梭,阳光蒸腾着一片绿色的宁静,绿宝石湖面被桨击碎,靠近小岛,花繁树茂,清楚听得鸟儿柔亮的叫声。 景区正门在桃花湖旁,清式的牌坊古色古香,正中的匾上是“世外桃源”四字,往下车开约两分钟,即到达燕子岩。 第2站:燕子岩中险探秘 比起桃花湖,燕子岩更像一个传奇,此名得自洞内石燕成群、晨出暮归的独特景象。这些别有洞天的石灰岩溶洞隐匿于飞天马山腰间,燕子岩是七个岩洞的总称,总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其中较著名的有牛岩洞、燕子岩洞、瑶洞、桃源洞、珍珠洞、飞天马洞、无底洞等。在1981年国家旅游出版社刊印的《中国风景名胜概览》中,燕子岩已居我国风景名胜之列。 而作为燕子岩载体的飞天马山也是一灵秀之地,有诗为证:群峰若马飞天去,雾散云开万物华。飞天马山虽不陡,然翠嶂青峰,树密花盛,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山脚山腰种了大量桃花和桂花,桂花之旺盛,不亚于桃花,春天满山桃红芳菲,秋天则小径幽香四溢,而竹子是无论何时,都一样青翠挺拔。 最近新开发出来可供游客参观的大型岩洞有三个:石洞天、燕子岩和朝阳洞。 [石洞天]洞里洞外两个季节 翠色苍苍的山前,白色麻石砌起的大门显得甚为古朴优雅,“桃花源”三个烫金大字让人一下子心生向往,四面八方的山上种的都是桃花,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放眼只有清一色的绿,到阳春三月,烟雨之中漫山遍野的桃花含露微笑,想想都叫人怦然心动。进门,即与山下的“石洞天”打个照面,然而一眼看过去,根本辨不出那是个岩洞,因为洞口正好被竹牌坊巧妙地挡住。 走到洞口,感到往外漫的丝丝清凉,顿时暑气全消,洞内与洞外仿佛两个季节。往里望,头顶的石壁嶙峋,往外望,圆月一般的洞口植物茂盛,光线沿着起伏的石头“爬”下,木桌椅呈一字形长长排开。这一半是天、一半是洞的地方,是燕子岩景区的餐厅。在此地用餐,有几分回到人类穴居时代的味道,虽然我们不是围着兽皮,钻木取火,但在一个风味原始的洞里觥筹交错,吃着农家的野菜山鸡,便总让人怀疑是不是老天爷一时调错了年代。而桃源鸡最原汁原味的劲道和清香,也似乎只有在此情此景,才算吃得十成地道。 在石洞天最里面的墙根,藏着一个小小的洞口,仅容一人侧身爬入。据景区负责人介绍,里面是一个面积更大的岩洞,等时机成熟,可能会把它打造为洞穴酒吧。 [燕子岩洞]古燕争飞的神秘宫 沿“情缘”小径上山,浓荫蔽日,两旁栽了许多桂花树,十月花期,必是一路幽香浮动。往上走,竹子又高又密,青黑色的岩石裸露于地表,摆成阵容鼎盛的巨石阵。 十多分钟后,走到小径尽头。往上走不远,就看到凿在岩石上“燕子岩”三个颇有气势的大字。站在洞口,从里往外吹的风极大,吹得人身上凉飕飕的,出过汗的皮肤上起一层鸡皮疙瘩,便似正午的太阳突然失了热力,只剩下光亮,蛮舒服的。 燕子岩洞又称“咽喉洞”,因为它的洞口很小,又长,形如人的咽喉,在楼梯没修起来之前,岩洞的洞口悬在岩壁之上。有诗云:咽喉洞,咽喉洞,过了咽喉云天通;七天七夜走不尽,万燕争飞神秘宫。七天七夜走不尽的,是岩洞里的一个洞口,当地人称“无地洞”,深不见底,但听得涛声滚滚,相传有人进去后走了七天七夜出来,仍然未能穷尽。以前有村民相约牵绳探险,走了十二小时,不得不因绳尽而返。旅游开发商曾不信邪,组织村民探路,这次走了三天,结果与之前一样,仍然没能揭开无底洞的秘密。 燕子岩洞是三个岩洞中最大的一个,高六七十米,宽七八十米,长约两公里。进洞后洞体沉入地下,中部空旷,钟乳石沿壁生长,如意义抽象的壁画。这里被绝无仅有地设计为洞穴音乐厅,这个天然的石室,拥有难能可贵的音响效果,能把乐器的音色完整保存。我们实验了一下,走到舞台区正中,用正常音量说话,站在楼梯顶的人依然能清晰听见,实在是不可思议。 演奏大厅右边有小道进入侧洞,在一片“梯田”的田埂边上走过,进入曲折的内洞。在此看到燕子岩洞内石质最特别的一片石幔,如倒挂的蒜头,其石质可能含金属成分,即使在黑暗当中,仍可看到整片石幔如童话中描述的宝藏一般,在闪闪发光。人们把千奇百怪的念头融入对钟乳石形状的理解中,因此从石头身上想象出许多有趣的场景。
|
| 转自:http://www.qyabc.com/riji/qingxin/qyabc_info_1045.html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