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3年7月我在湛江工作时写的一篇游记 |
[游记]03年7月我在湛江工作时写的一篇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紧接着,我们前往三元塔,知道此塔从何得名吗?据说建塔初,工人在挖地基时,发现有三颗硕大闪银光的蛇蛋,极能象征三元及第好兆头,塔因此得名。我们拾阶而上,呼吸高处清新的空气,了望远方风景,倒也心旷神怡,无奈中途下起了暴雨,雨水凭借斜风肆无忌惮地飘进了塔间,我们“无处遁形”,只得统统“塞进”狭窄的楼梯通道处,刹时人满为患。当时就觉得很困惑,夏天如此平常的雨水在塔内“横冲直撞”,塔身怎能经受住频繁长久的考验,保存得那么完好?下塔后才听说,乍看此塔只有9层,实则17层,一层里面其实是有两层塔面的,站在塔顶,就能鸟瞰整个古城新貌了。无缘观赏,也成了一件憾事。 位于三元塔左侧,是雷州石狗陈列馆,馆外七个烫金大字“雷州石狗冠天下”,这些文物造型千姿百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有时代型,地域型与时代的地域型;有原始类,抽象类,具象类,人格化类;有文相武相之分,从简单粗犷,古朴典雅到雍容华贵,造型的演变发展,反映了一个时代雷州的社会文明与人们对德福的崇尚,反映了雷州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与大胆的艺术创作,是雷州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 第三站,我们来到国内三十六西湖之最南的雷州西湖,清静幽雅,草木扶疏,鸟语花香,苏轼的石像迎风而立,衣衫飞扬,仪容安然,郭沫若曾留下“微波荡漾岸草碧,时惊风暴走电霆,想充风物殊,超越钱塘西子湖”的诗篇,西湖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俗话说:“东坡所至有西湖”,雷州西湖也不例外,当年苏轼被贬至海南的时候,在雷州停留了几个月,而他弟弟苏辙,则在此居住了一年。于是人们为他们兄弟立了石碑,取名“苏堤”,堤旁湖中波光粼粼,莲花朵朵,鱼儿嬉戏,阳光从堤旁椰树上漏下来,在地面留下斑驳的光圈,如同满地的金币俯首可拾…… 宋园位于西湖附近,是为纪念宋代被贬至此的数位蒙冤受苦的宰相而建,像寇准、李广等等。刻在园中走廊石碑上或草或行或楷或隶的字迹,虽历经多年,因风化雨化,兼之当年流落民间,老百姓无知愚昧地拿来当洗衣板的缘故,表面已极模糊,难以辨认内容,但其中蕴涵了多少漂泊、郁闷、悲叹、伤感等复杂心情,尽管不能感同身受,却也明白几分......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也没多作停留,只草草浏览了历代君王和古代女中豪杰塑像。 第二天 风和日丽,经过一晚的“休养生息”,大家精神抖擞,谈笑风生,五辆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们在三面环海的中国大陆最南端留下了足迹,这里有座灯塔,据说当年是法国人修建的,用于探测敌情,观察海上动态。稍作停留,照了集体相,就看珊瑚去喽! 灯楼角沿岸浅海一带,属于热带海区,气候环境条件适合珊瑚生长和珊瑚礁的发育,因此集中分布着面积33万亩,绵延27公里,宽1500-6000米的珊瑚礁群,种类主要分为硬体和软体两大类,55种品种,形成了独特的海洋生态环境,这里的珊瑚礁多姿多彩,主要包括鹿角状,牛角状,树枝状的枝状和脑袋状,蜂巢状,大脑纹层状,古代盔甲状的球状,块状珊瑚,颜色有白色,绿色,黄色,橙色等,偶有红色,蓝色,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珊瑚组合在一起,参差不齐,甚为壮观,经有关海洋专家实地考证,灯楼角附近浅海是我国大陆架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55d6b010004xk.html3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