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雷州市游记照片图片 |
[游记]雷州市游记照片图片 |
2007-07-21 |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面积3662平方公里,管辖18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 ,有11个国有农、林、盐场和6家制糖企业。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6.57亿元,同比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0,第二产业增长18.1,第三产业增长11.2。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8.91亿元,比增18.6。其中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5.84亿元,比增18.8。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比增13.6。积 极招商引资,新增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额达4.0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的工业项目有9个, 完成投资额1.59亿元。外向型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完成出口总额2690.8万美元,比增13。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效益逐步提高。2004年全市完成农 业总产值43.21亿元,比增5.5。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91.89万亩,总产量33.3万吨。糖 蔗种植面积57.1万亩,总产量251.3万吨。西瓜、菠萝、芒果、香蕉、荔枝、红橙、青枣、 蚕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较大增长。水产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水产品总产 量12.44万吨,实现产值12.76亿元,比增21.32。
第三产业日趋兴旺 200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38亿元,比增11.5。旅游 业接待中外游客82.6万人次,比增10;营业收入达3.21亿元,比增8。民营经济发展成为 县域经济一支重要力量。新增民营企业74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227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32.25亿元,比增12.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8.4。
城乡建设不断完善 200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3亿元,比增33.1。全市建成 农村硬底化道路188.7公里,其中沥青路106.7公里,水泥路82公里,完成桥梁改造工程15座 。“百村万户”安居工程16个示范村(点)的茅草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有800户4126名群众 住 进新砖瓦房。全市基本完成第一批农村饮水解困项目,打新机井107眼,配套旧机井24眼, 解决了51条村庄的群众饮水难问题。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认真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统筹城乡发展,人民生 活水平有新提高。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9109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206元,比增 8。全市参加养老保险5.6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0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3.2万人。城镇新 增就业岗位7833个,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918人。加大城乡贫困居民扶持力度,全市列 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居民7571户24269人。积极筹措资金投入“五保户”安居工程,全市 建设镇级敬老院5间、村级敬老院40间,解决了3587名“五保户”居住难问题。切实抓好劳 务输出工作,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6.95万人,有效缓解了就业难问题,促进了农村群众生活的改善。
2003年雷州市概况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管辖19个镇,拥有11个国有农、林、盐场和6家制糖企业,雷州市人民政府驻雷城镇。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19亿元,增长8.6。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继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积极实施工业兴市旧战略,实行了领导干部挂点重点工业项目责任制,工业基地建设力度加大。以市区为中心、沿国道207线各镇为骨架的基地建设格局基本形成。规划建设了市民营科工业基地、英利民营科技工业基地、龙门樟州湾食品加工业基地、流沙港南珠发展中心。积极招商引资,以实施“回归工程”为主线,内引外联,引进工业项目成绩突出。去年,全市新建工业项目有北部湾水产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丰收集团菠萝浓缩汁生产线等24个,总投产额达4.38亿元。其中建成投产的有广东美好制药有限公司GMP生产线、珠联冷冻有限公司5000吨对虾加工生产线等9个项目,投产额达1.02亿元。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3.36亿元,比增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57亿元,比增24.6;完成工业增加值9.86亿元,比增9.3。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高速力度加大,构建了国道207线绿色作物经济带、沿海海洋经济带和南流河区域经济带,巩固了糖蔗、海产、果菜、畜牧、林业、兽药等六大主导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兴农工作会力推进。全市粮食品种结构优化,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种植占水稻种植总面积50左右。洋田地区逐步推广水稻机械化耕作,农业耕作方式有效改进。老化虾池得到有效改造,塑料薄膜覆盖全封闭式养殖方法逐步推广,海水养殖业效益显著。黄牛品种改良试验基地建设成功。桉树速生丰产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折沙镇白皖洋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黄牛山羊品种提纯复壮、墨西哥湾扇贝养殖、优质珍珠开发等10多个农业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了全市农业向效益型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去年我市虽然遭受了严重干旱和十年一遇台风的影响,但农业经济仍然稳步发展。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35.64亿元,比增5.4。
[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制糖企业改革效果显著。去年,我市把制糖企业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四套班干部子领导成员包干责任制,出台了雷州市制糖企业产权改革总体方案,派驻工作组,加强协调指导,确保了全市制糖企业产权改革工作顺利进行。除纪家糖厂外,群立、威宏、雷高、雷城、龙门等5家制糖企业实行了承债转让,有效地解决了我市制糖企业职工安置、蔗农款清偿、历史债务偿还等三大难题,并成功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市制药厂、水泥厂、机械厂、蚕丝厂、烟糖酒公司等企业实施了破产。市建材有限公司、南佳果业有限公司整体拍卖并成功复产。市烟草公司、食品总公司分别实行了改制和资产重组,国有粮食企业进入了关闭撤销程序。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成绩突出,引进了新的投资主体9个,引入资金3亿多元,盘活了一批存量资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比增34.4。完成了市区西湖大道、群众在道人行道改造工程,铺设了环保砖,更新了绿岛,更换了路灯,设置了公共汽车候车亭。搬迁了上坡麻风村,建设了西湖一横路。改造了市委、市政府大院,修建了大院入口道路。拆除了雷祖祠周围违章建筑,动工建设雷祖祠祠前广场,新建广场牌坊,完成了广场绿化,拓宽了雷祖祠至207国道道路。启动了日产10万吨溪头自来水厂首期工程。投入农网改造资金3800万元,完成了第一期和第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开通了小灵通电信业务。建成农村硬底化道路280公里。完成了《乌石国家级中心渔港总体规划》编制和申报工作;开始续建流沙港码头工程。动工建设曲溪、田西、那平、滨洋水库和南流河船闸安全加固工程;续建迈豪堤加固达标工程、龙门水库安全加固和灌区改造工程及大湾大库扩建工程。制定和实施了《雷州市解决群众饮水困难规划》,打机井62眼,解决了4.8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茅草房第二期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第三产业日趋兴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66亿元,比增11.8。去年,我市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非典疫情的侵袭,及时落实第三产业相关行业税负调整政策,确保了消费持续增长。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全年接待遇中外旅客75.1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2.98亿元,分别增长2.2和1.5。交通行业完成客运量3022万人次,比增9.8;货物周转量6.71亿吨公里,比增10.5。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381万美元,比增91。
[财政金融形势平衡]及时调整镇级财政包干体制,加大基金会欠款和财政周转金追收力度,确保了财政形势的稳定,有效地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党政机关政党运作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亿元,比增3.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8亿元,比增10.5;贷款余额15.2亿元,比增14。
[人民生活水平所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新成绩,实施“千村扶贫工程”的12个项目村基本实现脱贫。农村劳务输出渠道不断拓宽,全年输出劳务人员59109名。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制度,建立了促进再就业工作责任考核体系,新增就业岗位16420个,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率得到提高。企业军转干部拖欠工资、伤残退役军人“四难”问题进一步解决。社会保险扩面增收,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参保人数分别为56871人、44643人和24733人,比上年分别增加517人、426人和1401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建了市社会福利院,社会弃婴得到妥善抚养。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968元,增5.8。 |
原始链接:http://www.kuuyoo.com/default/china_xian/721 |
转自:3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