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广东南华寺 1981/12/25广东曲江县 山苍水碧掩寺楼 斜阳石门苔径幽 明佛宋钟唐时塔 女皇诏书千载留 画梁禽巢蛛丝乱 闲塘寂泉年年秋 六祖惠能传佛法 九泉犹叹生时忧 看今寺外神州尽 故国新花处处稠 南华寺是非常著名的寺庙,在我国南方甚至海外都享有盛誉。坐落在广东省曲江县。 我的部队驻地在广东曲江县附近,妻子来部队修探亲假,星期日无事,我们骑自行车到南华寺游玩,南华寺在韶关市曲江县城东南几公里处,南华寺的的大门口就在一条国道的路边上,无需爬山涉水, 沿着山里的柏油路一直走就可以到达。我们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路两边春天山野的景色。妻子在华北大平原上很少出远门,见到这南国景色处处都新鲜,甚至见到水牛在水田里犁地也指指点点。 南华寺是著名的六祖慧能传法30余年的地方,《六祖坛经》是佛教唯一的一部由中国僧人撰写的佛经。这不仅是在中国,在日本和欧洲都享有盛名,港澳的香客远程来上香的更是络绎不绝。 南华寺自唐建寺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唐朝武则天皇帝给南华寺的圣旨仍保存在寺内,古寺保存圣旨1400年,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每年3月3日,常有海外香客到南华寺进香,因为香客太多,又靠近国道,国道在寺院的照壁与大门之间穿过。我们部队常派人去帮助维持秩序。 我们进入南华寺,环顾周围群山,但见峰峦奇秀,古木参天。第一道山门上方高悬一匾,书“曹溪”二大字。第二道山门即宝林门,横匾为“宝林道场”,两侧联语为:“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继续前行,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飞檐重椽,斗拱横梁,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建筑特有的风格。 殿堂四壁上的五百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凡五百罗汉象基本相似,但是年代这么久远的并不多。 在寺院的台阶旁有一丛竹子,十分的茂盛高大,也是绿绿的竹子容易刻字的原因,竹竿上面被游人刻满了字,遍体鳞伤,真是大杀风景,看竹子上游客们伟大的签名,天南海北的都有。 我们在寺内边说话边游览,我们见到了武则天给慧能大师的诏书(复制品),它长近3米,宽半米。那上面盛赞慧能大师“名振十方,声誉四海”等等,并盖有大印一方,说这诏书是公元600多年的时候赐予的。左侧有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的阅后题记。旁边还有唐中宗李显皇帝赐与慧能大师的一件千佛袈裟(复制品)。据说“文化大革命”时,这千佛袈裟和诏书是由于当地一位基层干部的机智保护,才避免了红卫兵的焚毁呢。后来胡耀邦总书记参观南华寺时还当面称赞那位干部有功劳。 寺内还有蒋介石先生题写的匾额:“宣扬佛典”看来蒋介石先生也是尊重佛教的那,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杰啊。再说当时作为一国之主的蒋介石先生,能为南华寺题匾额,也说明南华寺非同一般。 寺后有著名的“卓锡泉”,相传是慧能浣洗袈裟的地方。泉水清沏甘冽,常年涌流不绝,整座寺院给人的印象是古朴典雅,气魄宏大,雄伟壮观! 我们在返回的路上还讨论着,一座古寺在没有了解它之前,只觉得它只是一座古寺,当你了解它之后,你就会感到它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还有这古寺保存武则天圣旨1400年,经过了多少古寺本身的兴衰和兵戈战火啊,竟然安然无恙,可悲的是在和平年代的近些年,还差一点被“红卫兵”焚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