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月韶关游记(二) |
[游记]五月韶关游记(二) |
2007-07-28 sina.com.cn |
五月韶关游记(二) 文/裴有青 峡谷风光 乳源大峡谷,是我们此行的第一个景点,位于韶关乳源县西南 68公里的大布镇,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峡谷顶部的地貌平缓,一溪从谷始端的梯级样的崖层飞流直下200多米的谷底,形成气势磅礴的埕头瀑布。谷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乳源大峡谷具有雄、奇、险、秀的独特景观,是猎奇探险,别有洞天的生态旅游。 站在峡谷顶上朝下望去,一瀑清泉从中而下,即使护栏围了一圈,但有恐高症的人此时可能还是早已双腿发颤,胆大一点的却能从中感受许多快乐和刺激。 一行人在护栏边稍作休息,为即将进行的下一个行动作好准备――深入峡谷一探究竟。片刻时间,大家也不忘在这里合影留念,记录一起出行的每时每刻,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天天都有,工作之余,正好遇到如此放松的时刻,自然需要陶冶一番情操。 随着导游的几声召唤,向谷底“进军”的行程开始了,众人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沿着一条崎岖小道小心翼翼地慢步前行。与其说是小道,还不如说是台阶更为准确,曲折、坡陡、路窄是其中最大的特点,其中绝大多数地方只能容纳一个人行走。好在大家都是青年人,再加上久居都市繁华之中,平日里少了大自然的原始风光,人人心底都对此有一种渴望,抑或是留恋之情,此等险路竟不在话下,就连平时那些很胆小的女同事们此时都摆出一副“雄纠纠、气昂昂”的豪迈气概。 虽然路途险阻,但在这么多人的愉悦声中,竟全然不知劳苦,众人的心理都写在了脸上――欢快。当然,一个个优美的动作不经意间都留在了相机上,“偷拍者”大显身手,入镜者浑然不觉。抛却了真实与现实的距离,纯真的时刻,只有纯粹的心情。 到达峡谷腹地,眼前又是另一种景象,与身处峡谷顶部看四周时的境界大有不同,自上往下看,当有全局之势,更具壮美风范,而从下抬头看,则是一种细节之美。看那瀑布直流而下,虽无法达到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程度,但至少也能感受其中大气磅礴的凌厉;看那流过身边的淙淙清水,仿佛有一种无形力量的召唤声,沐浴着阳光,接受虔诚的膜拜,心底更加清澈,心情舒畅无比;看那处于兴奋状态的同事们,突然觉得,这里又是一个过滤器,能让一切烦恼随风而去,留下来的是一张张最纯真的笑脸…… 到了谷底,只感觉凉风阵阵,下山的紧张顿时全消,同时又一个疑问涌上心头:身处三百米深处的峡谷,怎么会有凉风吹过,而且比在山顶上时还要清凉,难道另有通风的地方?望尽四周,没有找到答案。本想着等出去以后咨询一下见多识广的导游,不曾想忘记询问,疑团始终未能解开。 深处偏远山区的乳源大峡谷并没有太多人工开发的痕迹,除了上山下山的小道和台阶,几乎找不到其他人为因素。其实,这里能吸引人的就是她的原始性,过多的修饰反而会成为自然大气景观的诸多“累赘”,破坏她神秘而又自然的风光,无疑于画蛇添足,得不偿失。 我为峡谷的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而感到欣慰,同时,又为她将来能否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而深深担忧。毕竟,人的力量有时候是带有毁灭性的,尽管他们的初衷和出发点或许并不是这样。 下得了峡谷,当然还要上去。 上去的路有两种选择。一是乘坐缆车,舒适、方便、快捷;另一种是顺着50度左右的坡度、全线1368级的“通天梯”(很好听的一个名字,其实也是石台阶)爬上去。两种选择各有人支持,最后,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号召下,终于选择了第二条路子:爬!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有难度了。虽说只有300多米的高度,但由于台阶狭窄、道路细长,一眼望不到尽头,再加上一路奇石突兀,形成掩压之势,清凉山水也爱捉弄人,淋得众人满身都是(我手拿一部相机,又要不时地抓拍一些真实的镜头,而且还要保护相机不被水滴淋湿,自然多了一些“负担”)。“前有目标指引,后临追兵催促,上遇水滴袭击,下则陡坡难行”----这些不利因素造成了众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疲惫。更有甚者,还有另外一处“诱惑”----看着身旁近在咫尺的缆车上上下下,很多人难免表露出一丝羡慕之情,才爬了前半程,已经有几个人开始后悔没有选择第一种上山方式,不过心虽如此,但在后面同事的催促下,谁也不甘落后,也只好坚持行进。 1368个台阶,半小时左右时间,众人陆续达到谷顶。谷底的活泼一下子变成了谷顶的低落,很多人都连声喊“累”,既然如此,只好暂作休息,大家随地而坐,幸好旁边有个茶楼,可以容纳一些人。而此时的导游却在一旁“煽风点火”----明天要爬的山比这还要陡峭,大家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啊!原本早已疲惫之极,听导游这样一说,个个声色紧张起来,个别女同事都吓得有点花容失色,表示明天只在山脚下浏览景色,坚决不爬山。 自己却对这些不太在意,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也为了不致于让自己徒生太多歉意。于是找了一块草地边的位置坐了下来,正好可以品味一番瞬间的景色变幻之美,顺便缓解一下途中的疲劳之态。 休息了一阵,大家脸色好了许多,欢声笑语又多了起来。 看看天色不早,赶回住宿的地方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只好稍作休息便准备出峡谷了。由于我们下去与上来的路不是同一条,所以需要绕过半个峡谷才能到达停车的地方,只是这段路途基本上是平地,自然容易多了。 一路劳累,一路痛苦,只有身处其中,方能感受至深。 然而,大家又显得很轻松。 文章引用自: 原创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42930ee010004xt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