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月云南六(转从心游记) |
[游记]五月云南六(转从心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突然人声鼎沸的一群人进来,象群大老鸹。书买到手,赶紧回避。补了两张票,走出院门。卖票处多了一个中年人,我们猜测就是作者本人。上前一问,果然是写《走进巍宝山》一书的杨老师。杨老师五十岁上下,精神健旺。听我们请他签名,取来眼镜,郑重的问我们每一个人的姓氏,然后非常认真的一一签好后双手递给我们。我们也不免肃然起敬,恭恭敬敬的收好。 签完名,杨老师站起来说:“可惜你们要离开了,不然我们可以好好聊一聊。”我们说是啊今晚回去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就离开了。话这么说着,脚下却挪不开步。杨老师看我们恋恋不舍的样子,很自然的打开话匣子跟我们聊起巍山来。 杨老师并不在本地出生,是作为知青下乡才来到这里。热爱文化的他在这里无异找到生根发芽的沃土,巍山丰富美丽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风光令他着迷一生。这本书扉页上的照片里,杨老师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帅小伙子,眼前两鬓斑斑的他,说起脚下这片土地依然是满怀热爱。我们出发前没有做过巍山的功课,除了知道烤耳块和凉虾米粉一定要吃,文化知识简直可以算零蛋。站在杨老师面前实在有点郝颜。 笨学生听课总是很乖。晕黄的灯笼光下,四双眼睛仰慕的望着杨老师。突然旁边加入了一个短胖的中年人,酒气熏天,一手撑着旁边的柱子,也跟我们一样听讲。他的头正对着廊下一只鸟笼。鸟笼里那只鹩哥还没就寝,刚才一直叭嗒叭嗒的滴答肥料。我眼望着杨老师,耳朵却在等着听新的一声叭嗒。揪着一颗心,时间过得特别慢。微微望向JANE,恰好她也在望我,两人嘴角都在强忍一丝笑。鹩哥看来很有礼貌,直到这个人离开柱子,半倒在一张椅子上才继续。 转眼夜里十点过了,向杨老师道别出来。兴致勃勃的去吃宵夜。 宵夜是我早就垂涎的沙锅菜。街边一个矮摊,摆满丰富的食物,全用竹签串好。小摊旁边有两三个小炉子,老板娘坐在炉子面前炖沙锅。看起来跟成都的串串香很像。 我们选了满蓝食物,大多是新鲜的蔬菜。片刻,端上一只沙锅来,竹签已经全部去掉了,所有菜蔬都煮在锅里,洒了白芝麻和香菜,好吃得不得了。特别是新鲜的小青菜,入口清甜鲜美,四个人吃得眉开眼笑。 JANE一向对小颖和我的超好胃口有意见,吃到好东西就会发牢骚,说我们两个浪费食物,吃得很多却不象她和彤彤一样长得高挑漂亮。我告诉她:“这符合自然的生存法则。你和彤彤长得这么高大漂亮就是为了要取悦我和小颖。否则喜欢我们的人那么多,你们两个凭什么受我们青睐啊?” JANE一天到晚嚷嚷要跟我和小颖断臂,又不愿否认自己高大漂亮,结果只好闭嘴。 公元2006年5月1日。与铜齿铁牙派掌门人JANE斗嘴。胜。 吃完满满一锅菜,意犹未尽,又要一锅。等的时候舀沙锅里的汤喝,才品出是牛肉汤。极少牛油,难怪汤热的时候没有发觉是牛肉汤,凉了才尝出来。难怪鲜美如此。吃第二锅的时候,彤彤说撑死了,哎哟哎哟的站起来,我们遣他去买烤耳块。明知道可能吃不下,但这个东西晚上才有卖,明天一早走了,再也尝不到。馋嘴的家伙,虽撑死吾往矣。 彤彤走了以后,我们又点了一些菜。结果我也吃不下了,全靠小颖和JANE善后。最后一结账,总共十三元五毛。 烤耳块其实很有意思。一个搪瓷脸盆装了炭,盖张铁丝格子。巴掌大长方形的耳块放在格子上,蒲扇一扇,炭红亮了,眨眼间耳块鼓胀起来,象个可爱的白色小枕头。再烤就瘪了,然后加上调料和肉酱什么的,卷起来吃。我特别着迷枕头包鼓起来的那一瞬,很有趣。 5月2日,告别巍山。 在巍山到下关的中巴车上,中途上来一个妇女坐在彤彤脚边的矮凳上,一路上望着他倾诉。呱啦呱啦。似乎是说一次发生在她和家人身上的车祸,以及过后亲戚来安慰和事故的处理。可是我们一个字也听不懂。她一会儿笑了,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一会儿又伤心了,用手揩掉眼角的眼泪。说一阵,想一阵,又说一阵。呱啦呱啦。逐渐变成一种折磨。幸而半途又下车去了。 在下关顺利上了到剑川的中巴车。正好最后四个座位,一个在前排,JANE坐在那里守着箱包。彤彤小颖和我坐在最后一排。这辆车最后一排座位非常高。小颖和我的脚离地几乎半尺,吊了几十分钟后就开始不舒服,可是下关到剑川要三个半到四个小时。一路上变换了无数姿势。后来我宁可站起来摇晃,也不肯坐下了。还好终于有人下车,可以把鞋脱了脚放在椅子上。 窗外是红色高原炎热的初夏。午间的烈日下,金色麦田闪着耀眼的光芒。绿色大树围绕着房舍,绿意中的阴影看起来特别清凉。 这是彤彤和我第二次到沙溪。在剑川的车站买了瓶当地的中档白酒,带给沙溪的欧阳家的欧阳盛先大叔。 说起欧阳大叔,有一个很长的故事。 (讲故事之前,必须申明的是:这个故事完全源于民间传说。无法确认其真实性。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能当作历史事件来对待。尤其不要对号入座去认定其中人物。虽然欧阳大叔是彤彤和我的好朋友,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却不置可否。希望看到这个故事的人也要藉此去评判别人。故事而已,而且是一个很老很老的故事。如果一定要当真,以后我再也不给你们讲故事啦。) 欧阳大叔的爷爷,是一个传奇人物。茶马古道上无数马锅头里,欧阳家的老爷子可谓成功人士。民国年间,老爷子替人赶马为生,因勤劳淳厚,主人家送了他一匹马。老爷子以一匹马加入马帮开始,逐渐成为马帮里的权威人物马锅头。不但成了马锅头,还修建了被称为“茶马古道上的五星级酒店”的欧阳大院,占地一千七百多平米。 老爷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也就是欧阳大叔的大伯,当时在喜州师范学校读书。二儿子,也就是欧阳大叔的父亲,在人才济济的云南讲武堂炮兵连当班长。两个儿子一文一武,看得出来欧阳老爷子思想开放,对后辈期望很高。 沙溪自古盐产丰富。翕庐的主人刘大爷,小时候就常到盐井旁去买食用盐,每次付了钱,卖盐的就用刀从盐砖上薄薄的削一小片给他。沙溪既出产茶马交易的重要物品:盐,并且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美丽富饶的黑穗江河谷当中,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是马帮中途休息补给的繁华之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9fc003010009uv3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