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没有汽车快 三个蚊子一盘菜 四季同穿戴 摘下草帽当锅盖 鸡蛋串人卖 米饭粑粑烧饵块 石头长到云天外 常年都出好瓜菜 种田能手多老太 竹筒能当水烟袋 蚂蚱炸成下酒菜 云烟香遍海内外 山洞能跟仙境赛 绣针小马有能耐 娃娃出门男人带 过桥米线人人爱 山居野菜抢着采 鲜花四季开不败 这就是云南十八怪了。其实云南不止十八怪。 云南一直以来都深受各界朋友各国朋友的青睐,而我也只是其中之一。很幸运当初的迷失也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心愿,就是能到梦想中的云南走一趟。虽然才呆了一个月,但更令我对它情有独钟啊。 昆明---春城,四季如春,而且花卉也挺多。昆明人很懂得享受,宁愿贷款去买房买车,然后用每个月的工资去还款。所以在昆明的大街上,开私家车的人挺多。而且外来定居都也很多,谁叫它气候好呢。 丽江,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地方。因为它的民族风貌,因为它的热闹氛围。在丽江古城,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去那里的人都多得要命。每天晚上在四方街都能看到表演。一群本地的纳西族人围着一团火跳着舞,他们叫打跳,舞步很简单,但是很多样。会有很多老奶奶手拉手排成一排一起跳。虽然个个都年过花甲,但精神可好着呢,跳起舞来丝毫不比姑娘小伙们逊色呀。而且她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戴很多的银器,那是她们的风俗,从一生下来就会戴上越戴越亮的银手饰。热闹时会有很多游客也耐不住脚了要上去就拉着别人的手跟着跳起来。那场景的确是壮观啊。 在丽江古城卖葫芦丝的店也挺多的.很多游客听到优美的葫芦丝乐曲都会忍不住要停下脚步多听几段. 不怕麻烦的甚至到店里自己买个回去吹.我也有幸学到了两首曲子.其实要学它也不难,它和笛子的吹法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个眼.像我这种没有音乐细胞的人也能吹个两首曲子,相信要学它的话应该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到现在,我也差不多已经把学到的都还给都我的师傅了. 古城里背着个大包穿着登山鞋匆忙忙路过的老外朋友很多.看他们那行头比中国人还要猛很多.有的甚至是一个女孩子独行.唉,要是我英语好,我就免费给他们当导游好了.可惜我连他们说的最基本的都听不懂啊. 在网上查资料说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但在丽江就能看到好几个.丽江本土的纳西族,还有白族,壮族..... 大理----没有丽江的热闹.但民族风味也挺浓.一到大理古城我就点了个炒米线,后来又来了个鸡肉凉米线.恩,还可以,估计经常吃也不会烦.古城里到处都有卖饵块和乳扇的.因为是当地有名的小吃,也是云南十八怪之一.饵块是用米饭粑粑烤出来的,再夹点菜在里面就行了.而乳扇是用羊奶烤的,所以吃起来还有奶味儿.梅子也是大理的特产,生吃时酸得要命,经过加工后就成了什么葡萄梅,雕梅.不过味道也还可以,酸酸甜甜的. 大理阳光很猛,紫外线也很强,但晒不出什么汗水来.所以我最喜欢他们的气候.要是晚上就是夏天也得盖被子才能睡觉呢. 从昆明到丽江得经过大理.而且没有去丽江的火车,因为要到明年火车道才能通.在 大理到丽江的路上,会经过一段山顶路段.下面很远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而汽车就在山顶上行驶.因为很高,所以看下去房子很小很小.坐在车里面感觉云层就近在眼前.一伸手就能够得着了.山上没有那种很高大的树,都是矮矮小小的像草一样的. 在云南坐火车是很慢的,这也是十八怪的火车没有汽车快.因为云南的山比较高,修火车道很困难,而且弯弯曲曲的弯到外国去了.所以很多人都宁愿坐汽车.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家---女儿国.香格里拉的浓厚的民族风情,西双版纳的热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