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花桥 始建于宋代,原名嘉熙桥,曾数次坍塌,现桥为1965年所建,全长134.66米,由水、旱两段组成。水桥宽6.9米,4大拱,桥拱倒映水面,状如满月,有"花桥虹影"美誉。旱桥宽5.3米,7小洪,桥上建有风雨长廊。建造花桥的巧夺天工之处在于桥拱和水中的倒影永远都是一轮圆月,既不会因为水涨而变成小半圆,也不会因为水少而成为大半圆。 "华夏之光"广场 位于公园中心,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广场中心摆放着一座重达24吨的"世纪宝鼎"。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而建,现已成为园内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广场南端是月牙楼;北端是"华夏之光"、大型花岗岩壁画,图画长106米,高5米,由26个部分,100多个石雕组合构成,为目前国内最长的大型浮雕,壁画的内容涵盖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史。"华夏之光"四字由李政道博士亲笔题写。 普陀山 是七星公园的主山,以岩洞、亭阁著称。岩洞由天枢、天璇、天矾、天权四峰组成。山门两恻书有一副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门内护碑亭里伫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逍遥楼",是唐代颜真卿的手笔。普陀山岩洞主要有元风、普陀、玄武、四仙、朝云、弹子、留春、省春、曾公等。其中七星岩最著名,它原是距今100万年的一段古老地下河道。洞分3层,上层已毁,下层仍有地下河水流淌,现供游览的是中层,分6个"洞天",游程814米,最高处27米,最宽处47米,最窄仅容单人通过。 骆驼山 在普陀山南麓,酷似一只伏地的单峰骆驼,故称骆驼山。因形似古代的酒壶,古时又称酒壶山。出七星岩来到普陀山南,只见一座孤峰酷似伏地单峰骆驼,因形似古代的酒壶,古时称酒壶山。驼峰南侧有盆景艺苑,北侧建有桂林动物园。艺苑内藏2000余件盆景,建有鱼池、叠石、平桥、曲廊、水榭、亭台、篱笆,种植花木、青草、灌木、藤蔓等,曲折清幽,妙趣天成。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曾在骆驼峰脚下发表环保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