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伏波山下话伏波-桂林游记二-禾虫的网络日记本-青禾之舞

[游记]伏波山下话伏波-桂林游记二-禾虫的网络日记本-青禾之舞

2007-07-16    

从明月峰下来,乘旅行车向南行驶三、四分钟就到了伏波山。
伏波山,位于市区内漓江西岸,与叠彩山不同,它是独峰傲立,东截漓江水,西靠桂林城,江水由北而来,被山峰阻断,在山脚形成巨大的回漩,远远望去白浪滚滚。有诗云:“城边一峰拔地起,嵯峨俯瞰漓江水。江流到此忽一折,百道滩声咽舟底。” 故名伏波山。
伏波山之所以成名,还有一说。相传东汉建武帝封战功卓著的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兵南征,坐镇桂林,大胜而归,巩固了东汉的西南疆域,后人为纪念伏波将军的功绩,便在伏波山上修建了“伏波将军庙”,于是伏波将军与伏波山完美结合了。
尚未入园,就见一尊高大的伏波将军的青铜雕塑矗立在公园大门前,只见将军身着盔甲,面容刚毅,手执弓箭,满弓欲射,胯下坐骑高扬前蹄,昂首鸣嘶,再现了当年将军一箭三山定疆域的雄姿。
进入公园,是一个江南园林般的花园,鲜花绿叶布满园中。居中立一牌坊,上有四个大字“伏波晚棹”。伏波晚棹是伏波山的一景,傍晚时分立于江边可见绝佳美景,清代广西布政使彭而述有诗:“伏波山下系江船,画角钟声破晓烟。无数青山浮水出,中流夜雨带帆悬。”正是对此景的完美写照。
在花园右侧,有一口巨大的铁锅,口径1.5米,深0.8米,传说可煮米三担,可供千人食用,故名千人锅。看到同行的六位女同事围在锅前合影,有人发话了:“你们六人干脆一起跳进锅里合影吧,肯定不挤”,虽是一句笑话,却足以反映铁锅之巨了。在铁锅不远处还有座巨大的铁钟,高2.5米,口径1.7米,重2.5吨,钟身铸有钟铭和纹饰,上层为佛家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层为钟铭和捐助者名,刻有二百多名将校名字,下层则为纹饰。原来,这千人锅和大铁钟都是叠彩山下定粤寺的法器,铸于清康熙年间,为清封定南王孔有德之女,为纪念其父所铸,后寺庙毁于日军炮火,二法器便被移至伏波山下保存。如今这两法器具有很高的历料价值。
来到山前,在山南底部有一岩洞,因洞口低于地面,不到近前不易发现。洞口上方有“还珠洞”三字。进入洞内却见石壁有开凿痕迹,导游释之,方知其实还珠洞是在山北,无洞相通,过去进洞只能乘船,后来旅游开发,为了方便游览,便人开凿了这条通道。洞内约行五十米,忽听江水拍岸声,一个巨大的临江洞穴展现眼前,这才是真正的还珠洞了。
关于还珠洞的成名有两种传说,一是神话,说是很久以前,龙王化身为老人在此酣睡,身边有一硕大的龙珠,被一到此游玩的孩童将其拿回家,其母知后猜是龙珠,遂命其送还。那龙王醒来不见珠子正待发怒,见孩童奉还,非常高兴,送了孩子许多珠宝,桂林也免受了水淹之灾。另一传说比较现实,说伏波将军由北方而来,见到当地的薏米,形似珍珠,又可药用,很是喜欢,便装了一船准备带回京城。船行至伏波山时,有消息传来,说有人上书称马援在南疆收括民财,得珍珠一船,将军一怒之下将满船薏米倾倒在洞前江中,以示清白,后人为将军的正直感动,便称此洞为还珠洞。不管哪个传说是真,都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在还珠洞临江一侧,有一个巨大的石柱,上大下小呈漏状,初一看还当是人工凿出支撑洞顶的,细看之下,却发现其底部离地有约一寸的缝隙,如同被剑所斩,故名试剑石,原来是亿万年前江水冲刷而成,后地壳变迁,抬升出水面。这里又有关于伏波将军的传说,说是在伏波将军镇守桂林时,有敌国使臣来访,伏波将军为显国威,带其到还珠洞,一剑斩断了水桶般的石柱,对来使说,要在此一箭定疆界,言罢一箭射出,那箭连穿三座山峰,刚好落在界碑下。伏波将军的神功震摄了敌国,从此不敢来犯,伏波将军不战而胜,美名传扬。
导游的介绍让我对伏波将军充满了敬意,在这鬼斧神工造就的伏波山,处处都有伏波将军的传说,伏波将军已经化身成为桂林的保护神,可见历朝历代的居民对将军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倚靠江边围栏,向北望去,远处的叠彩山果如其名,层层叠翠,漓江水缓缓流淌,如一青色罗带将两山维系。时近中午时分,江水的波光把洞内映照得十分明亮,可见洞壁和洞顶布满了一幅幅的摩崖石刻,可惜由于游程安排紧,无暇细细地欣赏石刻的内容了。
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们匆匆出了洞,没有时间登上伏波山,去那听涛阁倾听漓江涛声;无缘待到黄昏落日,欣赏那伏波晚棹美景,算是留下了一丝遗憾,也算给自己留下点遐想的空间。
带着对伏波将军的崇敬之心,我们结束了伏波山的游览。
下一个又会是什么样的美景呢?

原始链接:http://www.diarybooks.com/diary_public.asp?id=1174681
转自:4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