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西桂林景点:伏波山,旅游攻略,自助旅游 |
[游记]广西桂林景点:伏波山,旅游攻略,自助旅游 |
2007-07-16 3atour.com |
占地约0.7公顷,是一座微缩盆景式公园。 伏波山孤峰突起,旁无坡埠,海拔213米,山上石纹横陈,岩层稍向东南倾斜,崖间山榕依附,野藤缠石,山崖峭壁上,刻有“伏波山”三个大字,是当代美术大师刘海粟先生手笔。山体为浅灰色纯质石灰岩,东西长120米,南北宽60米,半枕陆地,半插漓江,高出平地63米,漓江流经此地,被山体阻挡,形成巨大回流,古人取其“麓遏澜洄”伏波涛之意,称其为伏波山。而民间传说伏波山的得名,则因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于此山射箭退敌,削岩试剑的缘故。 伏波山素以岩洞奇特,景致清幽,江潭清澈而享有“伏波胜境”的美誉。伏波山南麓有还珠洞,南北穿透,由南进入可通山北麓水边。岩口向东,唐时称东岩,宋代开凿了一条西北麓入岩的陆路。还珠洞石室横剜山根,高旷明洁,与进洞廊道形成吓“T”字型,底部岩石凹凸下平,西高东低,低处伸手可掬江水,高处则如3米跳台。一漏斗状巨石自洞顶垂下,渐次缩小,离地寸许,戛然而止,这就是有名的试剑石。关于试剑石,还流行着这样的谶语:“岩石连,出伏元。”就是说,这根石柱能伸能缩,伸时与地面连接,则桂林必出状元,所以试剑石又叫状元石。 还珠洞内石壁遍布古人题刻造像,显示出这是一处自然、人文两美兼具的名胜之地。正对伏波潭,有清俞徵、李雍、李质题的“蓉镜”二字,意为江潭碧波澄澈似镜,伏波山倒映水中,宛如镜里芙蓉,楚楚动人。寥寥二字,高度概括了伏波潭的景观特色。在还珠洞石刻中,最有价值的是宋代米芾的自画像和题名。米芾,字元章,曾任官临桂县尉,他的诗书画俱佳,书法行草自成一体,与苏轼、黄庭坚、蔡襄齐名,向被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 据统计,公园现存石刻100余件,造像36龛,239尊。千佛岩及还珠洞摩崖造像,大多为晚唐时期作品。这些造像面容慈祥,体形袅娜,袈裟轻薄,线条流畅。此时为唐宣宗复崇佛法之际。虽其造像精湛者不多,但在造像艺术史上,这些造像有较高的价值。这些造像,在人物身体造型上有较多的南国风韵,其宗教色彩较盛唐时期明显逊退,而溶入了较多的民间风格。 论石刻,上起唐代,下至民国,最早的游览题名是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原桂管观察使赵格等人的题刻,距今已有1100余年。此外,不少著名人物也在此留下了足迹,如米芾、范成大、方信孺、刘克庄、张孝祥、徐霞客、周进隆、杨芳等,他们游览之余,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篇。 |
转自:http://www.3atour.com/article/html/2575.html3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