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象刘三姐与阳朔西街 |
[游记]印象刘三姐与阳朔西街 |
2008-06-27 bbker.com |
时值隆冬,确实不适合出游。然而,蜗居两年之久,早已按捺不住要放飞自己,只要去远方,找一份陌生,便可有一份别样的心情。 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萧瑟的季节,在中国版图上搜寻着,目光理应在南中国聚焦。故地重游大多不是我的喜好,于是桂林闯入了视线。郑智化的那首老歌当年是我的心声,如今也是我的写照:等我有了钱的是时候,我却没兴趣。早些年桂林山水听太多,而今新的旅游好去处又太多。偏巧思维跳跃时闪过了另一个与桂林山水有关的信息——《印象刘三姐》,张艺谋导演的实景剧。一念间决定去桂林! 路上忙着所谓的开会“正事”的同时,和桂林当地的一家旅行社取得了联系,行程中务必安排阳朔住一晚,看《印象刘三姐》。同行的两个同事一直犹豫不决,我知道是在犹豫两百元看一场演出是否值得。强求别人不是我的性格,但那二位最终没抵得住我和导游的宣传,一同留宿阳朔。 张艺谋就是张艺谋,不管别人的评论,他总是能让我的感官兴奋起来,多年前如此,多年后还是如此。桂林山水美确实是美,可再美的景致与看美女一样,都会有疲劳产生,必将从眼眸中淡出。广西的山歌动听也确实动听,可再动听的山歌与流行音乐撞击中,都会厌倦不变的曲调,早已从耳边流逝。而张艺谋这个怪才,经过他的大脑一琢磨,改头换面,截取了桂林山水百里画廊中精美的一段,大笔一挥,十二座山峰圈进剧场舞台,想象一下,这舞台有多奢侈,多气魄。经过声、光、色彩的组合,《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便带给了人们全新的视听感受,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一种关系,实景剧就这样征服了观众。 其实,一场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是耗时三年、耗资上亿打磨出来的。好的东西不是轻而一举就随便产生的,究其生命力无非就是民族的加上现代的,《印象刘三姐》找到了创新的结合点,因此火了,一直火到现在就是三年多。于是,桂林山水因有了一场《印象刘三姐》而进入了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与我来说,桂林没有白去。如果说《印象刘三姐》的期望得到了如期的回报,而阳朔西街的惊喜,却是我意料之外的,缘于我太主观臆断和孤陋寡闻,事先没有详细搜集阳朔的资料,几乎与西街失之交臂。 游完漓江,时间距晚上演出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闲着也是闲着,独自跟着导游自费去了几个小景点。路上导游对阳朔的简单介绍,让我捕捉到了阳朔西街。然而留给我去西街泡吧的时间少的可怜,仅一个小时多一点,期间我要解决晚餐。 与同伴电话约好聚齐的时间地点,我独自直奔西街。西街即洋人街之意。街上、店内比比皆是的洋人提醒着人们这里是洋人的天堂,因为迷恋阳朔美景和古朴的民风,很多外国人在此滞留下来,晚上在西街打一份工,白天骑着自行车游美景。更有相当一部分洋人在阳朔安家落户,当起了“洋媳妇”、“洋女婿”。据说这里按人口密度算是全国涉外婚姻最多的地区。真羡慕外国人的洒脱,哪里好哪里就可以是家,而我们总是被许多许多的“不可以”羁绊着。洋人们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在这里悠闲惬意地生活着,成了游人一道风景和谈资。 |
转自:http://www.bbker.com/D8936.html4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