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过大圩古镇 |
[游记]走过大圩古镇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爱上下雨天 > 日志 2006-09-25 | 走过大圩古镇 标签:游记 大圩古镇距离桂林市区并不远,搭乘三块钱的小巴二十多分钟便可到达。我们出发较迟,本来定好八点出发的,但由于一件突发的小事件耽搁了,到了十点钟才开始动身。天气有些微凉,还下着蒙蒙细雨。我们却是不怕的,那点小雨,恰好给我们的行程增添了情趣! 下了车,准备走进大圩古镇的时候,一位农家大妈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并表示愿意当我们的导游。我们跟着她走了一段路,才知道原来免费享受导游服务的代价是要到她们家里吃一顿饭,而这顿饭价格不菲呢!这个古镇,往来的游客不少,古镇上的人早就变得全民皆商了。 古镇的小道很多,弯弯绕绕的!我们站在岔路口上商量游玩的路线,这个路口的左边是古镇最原始最具有代表性的街道,往前十几步是漓江支流的渡口,漓江的两条支流间是两个孤岛,右边是古镇的居民宅。一番商讨后,大伙决定先到岛上游玩,回来再逛古街。 来到大圩古镇必是要坐船的,不能坐船,那便是要带着遗憾而归的!渡口离孤岛不远,两分钟的时间,一块钱的路费,既便宜又过了坐船的隐,很划算!渡口上,停着几架汽船,船工们坐在船头上正等着揽生意。这些船工们,有游客的时候,他们就熟练地给游客展示他们的掌舵技术,平时闲下来,就用当地的土话拉家常、道趣闻。当然,评述来来往往的游客的趣事是少不了的!虽然赚的钱不多,可是他们喜欢这样的生活,自由而毫无拘束。 看见我们来了,船工们呼地蜂拥上来!一旁撑竹排的大叔们当然也不甘示弱地围上来。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漓江的渡口是少不了竹排的,也许在很久以前,竹排就已经融入漓江的自然景观了,大概比刘三姐的传说还要早些呢! 我们到的小岛,叫毛洲岛。岛上有许多当地人制造的一些人文景观,是专门用来吸引游客的。他们为这些景观取上好听的名字,续上动人的故事,这样,经过渲染,小岛便显得神秘而有令人向往了。这里住着好些人家,他们大多是以种植为生。所以,在岛上,不难看到遍地的果树与蔬菜。岛上种的最多的是草莓,大片大片的草莓种植地,远远看过去,真有些壮观!白的灰的薄膜被农民用竹条固定下来,保护草莓,若是被不知道草莓种植方法的城里人看见了,准以为看到了蒙古包呢!到毛洲岛采摘草莓是游客们的目的之一,饱尝新鲜的草莓,而又能感受亲手采摘的乐趣,谁能不喜欢呢! 摘草莓是要付钱的,那些农家人看见游客走来,便知道了他们是要来摘草莓的,于是就主动上前,开门见山地和游客谈价钱,谈妥了拿起几个给游客们装草莓的小桶,就带着游客往草莓地里走。我们刚下船,便直接往草莓地走。我们早就叫嚷嚷地要来摘草莓的,此刻,更是有些迫不及待了。我们蹲在地上,头往里伸,都想摘下最漂亮最大的草莓。在草莓地里,同行的有的兴奋地拍照,有的摘了草莓就往嘴里送,一派热闹!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玩够了,付了钱,我们一行人才拎着草莓满足地往回走。 还是原来的路线,我们回到了古镇上,开始游逛古街。古街弯弯绕绕向里延伸,一眼看不到尽头。 沿街的房子都是一层或两层的旧木板楼,有些木房子雕刻有许多精致的雕花图文,似乎在告诉人们,他们的主人在很多年以前是这个镇上的大户人家,富贵显赫!现在这些房子几乎都被改造成了铺面,摆买一些小工艺品,但是它们复杂而精巧的结构,仍然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 在古老的街道上,偶尔有些老婆婆在角落处摆着买鸡蛋的小摊,她们把鸡蛋埋在粗盐中,用一个小煤炉慢慢煨着。这就是盐局鸡蛋的最原始制法。我们走在古街上,不时凑近那些摆买工艺品的小摊小店,希望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今天的游客不多,古街有些安静,像一位似睡非睡的老者,深沉而平和地看着往来的游客,仿佛用“无声胜有声”来证明自己的百年故事。
|
转自:http://aishxyt.blog.sohu.com/14608462.html4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