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乐寺 |
[游记]平乐寺 |
2008-05-22 sina.com.cn |
平乐寺 2007-08-06 19:58:54 大中小 标签:人文/历史谈天说地 平乐寺位于紧邻都江堰的郫县横山子。该山海拔650米,连绵数十里,沟壑交错,山水秀丽,面积达4平方公里。两条水量充沛、水质清澈的河流徐堰河和柏木河,一前一后,绕山而去。 山中前后共有三座庙,座座都叫“平乐寺”。上平乐寺在横山头,寺前为龙口堰;中平乐寺在横山腹,又名“宝光寺”;下平乐寺在横山尾,即今天的“古平乐寺”。古平乐寺,是川西平原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始建于隋朝,当年可是川西平原上的一座大寺、名寺。川西地区的僧人外出云游,都得到这里领取度牒,以后随着战乱、时乱几经兴废。 《四川通志》载:“崇宁县西南有上中下平乐山,而下平乐有严君平先生墓。”横山上的平乐寺正是为纪念西汉道学家严君平而建立。严君平生于西汉武帝末年(约公元前90—80年),卒于居摄年间(公元6—7年)。原崇宁县城北五里的洗心庄(寄魂庄)即为君平故里。严君平本姓庄,扬雄称之为“蜀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称严君平,《汉书》又称他为严遵。 严君平自幼博学多才,“知天文,识星象,善占卜,通玄学。”著有《老子指归》、《周易骨髓》、《道德归论》等书。但他一生淡泊名利,不近仕途,耽于老庄,长年奔走于崇宁县城及成都等地以卖卜为生。严君平生前常说:“王莽伏诛,光武中兴,天下太平,万民安乐,吾生亦乐,死亦乐。”后以九十余岁高龄去世,葬于横山。故横山又称平乐山,取“君平之所乐”之意。 相传严君平曾在横山读过书,山上至今有“读书台”遗址。晚唐诗人罗隐曾为君平墓和君平井题写过隶书碑碣。后世人对他很尊敬,在成都建有“严真观”奉祀,明代将此观改为“梓潼宫”。清乾隆四年,李心正到崇宁县任县尉,对严君平仰其德高而力主建祠纪表,曾云:“赖有君平流寓遗骨尚岿然西鄙,而又摧残逼压,岌岌就湮。保以为神灵,保以树民望。台墓不两立,疑事无成功。吾悲之,吾耻之,吾终当为贤大夫图之。”于是筹资在君平读书台上建祠,为“严子祠”。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63215010009xb.html3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