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桂林-阳朔全程徒步游记(1) |
[游记]桂林-阳朔全程徒步游记(1) |
2007-07-16 |
作者:天涯一浪子 用两脚感受漓江 兼作桂林——阳朔徒步指南 徒步路线:桂林——阳朔 徒步级别:非专业级 徒步时间:四天 徒步距离:约100公里 推荐人数:可结伴也可单人 徒步内容:沿江徒步+田园穿越+山林穿越+古镇探幽 必带装备:一般徒步装备 推荐最佳行程:全程 第一天: 标准线路:桂林净瓶山大桥——柘木村——父子岩渡口(过渡)——横山华侨农 场——敢兴村——石家渡口(过渡)——大圩 我的线路:桂林净瓶山大桥——柘木村——父子岩渡口(过渡)——马家坊—— 敢兴村——横山华侨农场总部——农场大桥(过江)——大圩 当我走上桂林净瓶山大桥的时候,久未露面的太阳终于现出了灿烂的笑脸,从贵州的镇远古镇一直往南到桂林,几天内天色都是阴阴沉沉的,连日的阴雨使黔东南一带的道路泥泞不堪,汽车像蜗牛一样在山间盘旋着,连坏车、塌方等不顺利的事都遇上了。到了广西龙胜的时候,好不容易到达了山顶,浓雾却让梯田全失踪了,让我空跑一场不说,还白白浪费了一天多的时间。但现在看来,这一切又仿佛都是在为我的徒步之旅积蓄阳光。 这时,阳光如瀑般洒在漓江处于枯水期的河床之上,已经不太多的江水仍然反射着金色的光线,令人目炫,但想着今后四天我将追随着这流水走向阳朔,心中又倍感亲近。 到了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人徒步桂林到阳朔这段漓江的全程了,有的也只是徒步从杨堤到兴坪那段精华线路,以致当我坐出租车从市内到净瓶山大桥时,司机一看我背着的装备,就问我是去徒步的吧?怎样这个季节才来?我笑笑说,是啊!但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个季节才去,也许一切都是一个缘字吧!司机听说我要一直走到阳朔,表示很不理解,并说搞这种运动真是吃饱饭撑的。我也调侃地说,是啊,我早上已经吃得很饱了。我无法和他解释更多的,没有尝试过这种运动的人是很难理解这种运动的意义的。 从桥上的步行梯往下走到江边,徒步之旅就正式开始了。开始时,我一直是看着徒步指南前进的,指南上的介绍还挺详细的,在经过一个小村后,很快就见到了指南上说的旅游车船公司船厂,从船槽上跨过去,不远就见到了指南上说的那座铁路桥。应该这样说,从跨过这道铁路桥后,指南上的详细介绍就不再有了,代之以线条式的介绍,往往指南上说:一出哪里就是哪里之类的话,其实经常是要走一两小时才会到。而漓江这一路徒步路程,不像虎跳峡那样到处都有引路的标志。因此寻找正确的路线成了以后四天徒步过程中最重要的事。 沿着一条笔直的河堤向下一个点柘木村走去,河堤上的沙石小路很平直,两边绿树葱郁,走起来特别舒服,这时的气温也合适,这样的起步环境对于四天的徒步是再理想不过的,如果一开始就要拼命地爬山、穿林,体力消耗太大,对后面的路程会有一定的影响。 过了这段河堤,一大片江滩草地如图画般出现在眼前,牛群在草地上悠闲地走着,虽然已经是冬季了,草已经开始枯黄,江滩中原有的溪流也干枯了,但这一切仍然无法遮掩这种如田园牧歌般的美丽,我想,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江滩草地上基本上是没路可寻的,知道大致的方向向前走就行了。到了一大片耕地前,我想村庄应该就在这附近了,再问了一个放牛的人,最后知道柘木村就在远远那棵大树那边,于是不由得加快脚步沿着田畴向大树走去。 过了大树不远就是柘木村的村口,村里可没有田园牧歌的韵味了,到处都是牛粪,前几天下雨的积水令村道坑坑洼洼的,这里的环境与村外的田园风光反差之大,真是令人难以接受。村里有许多岔道,一直向前,贯穿整个村庄的那条才是最正确的,如果走到漓江边上沿江走过去的话,路就远了一些,然而我却是走了远的这一条。 出了村,就可以看见父子岩了,在这里漓江出现了一个小的分叉,这个分叉叫做相思江,必须过渡才能到达父子岩那边。渡口不在漓江这边,而在相思江上。 父子岩山中有个上下两层的岩洞,像光头老人的是父亲,洞口有一小石头像小孩的是儿子。相传古代有父子两人均是造船好手,他们在饥荒之年被财主逼去造船,用以运粮到合浦换珍珠,父子拒不从命,躲在这岩洞里宁愿饿死,后人为纪念他们而称此洞为父子岩。 从渡口乘竹排渡江有三种走法,第一种是过渡到父子岩洞口,沿岩洞的小路走到山的另一边,这种最有意思;第二种是直接过渡到对岸,从小路绕山岩而过,这种路程最远,还容易迷路;第三种是把竹排撑出漓江,绕过父子岩到河堤上,这种最省事,起码节省十五分钟以上的路程,但船夫多数不会愿意,除非你愿意多付钱。 船夫把我直接撑渡到对岸,走了最远的那一条。上岸后对面又出现另一座山峰,岔路很多,这时一定要绕着父子岩走,走了一段就可以看到父子岩的后洞口,继续绕着山岩前进,然后向江边折回去,就回到了漓江的河堤。 无奈,我靠在河滩的草地上吃了从桂林带来的午餐,中午那暖暖的阳光让人舒服得不想上路,但前进是此时唯一的选择。 走了很长的一段才出现只有不多房子的小村,向村民了解此处叫马家坊,但不是徒步指南说的那个马家坊三队,马家坊有许多个小村,我问三队在哪?他们指了另一个方向。我想我肯定是走到另一条路上去了,但我再问村民,这条路同样也可以走到下一个点敢兴村,于是我继续向前。 穿越一大片农田,从外侧绕过了一个山岩,终于到了敢兴村,再向村民问路的时候,村民指着远处的一座大桥说那里就是农场,这时村里走出一大群小学生,村民说,你跟着这帮小学生走就行了,它们在横山华侨农场的总部那里上学,那里再走过去就是石家渡口了。 我和这帮小家伙在田间小道边走边闹,它们一点都不怕生,问我这问我那的。小家伙们因为小学没有寄宿和吃饭,所以连中午饭都得回家吃,来回的路程快两小时,也挺辛苦的。一个稍大的女孩子对我说,那座桥看起来近,但走起来挺远的,还说那座桥现在正在修建中,不能通车,但人可以走过去,不用过渡,过了桥,再走一段就是大圩了。 有了它们的相伴,这段路我走得挺轻松,快一小时的路程后,到了农场总部,小家伙们一个个站在学校门口与我挥手道别,我则转身走向了那座大桥。听了那个女孩的话,我决定不过渡而从桥上过了。 桥的路面还在修,钢架也还在刷漆,我推开护栏走上了大桥,有了这道桥,以后石家渡口就可能取消了。在桥上看漓江的风景很美,江这边的磨盘山气势雄伟,层层叠叠的,就像是一副大磨盘。举目远眺,很远的地方像是有些房舍的样子,我想那就是大圩吧! 过桥后,爬下尚未筑好的引桥路基,回到了靠近江边的地方,经过一个小村后,就是那条指南上指引的小村机耕小道了,从这里走到大圩还有好几公里。走到这里,已经有些累了,来前在广州连续打了九周公司的足球联赛,脚伤一直未愈,这时脚又有些隐隐的痛了。坐下休息了一小会儿,我继续冲刺,一小时后终于到了第一天预设的终点大圩古镇,看看时间,今天走了六小时。想想以往在虎跳峡一天走八小时、十小时,也都过来了,这六小时怎会那么累呢?但转念一想又发现了它合理的地方,我在虎跳峡是请了向导背包的,而这次没有向导,包自己背,负重而行和空身行走区别是非常大的。我的背包少说也有二十公斤重,好在我新买的ACME45L背包虽然空的时候也有好几斤重,但背负系统很合理,背起来很舒服,所以肩膀并不觉得很累。 大圩古镇显得有点破旧,由于是旅游淡季,镇上冷冷清清的,镇上的客栈只有三两间,连人都不见一个,住在这里多少有点孤苦伶仃的感觉。于是我不急着找住宿,先在古镇上游览起来。 古镇始建于公元前200年,有广西四大美圩之称,古镇破旧的外表下仍然掩盖不住昔日的豪华,镇中还保存着广东、湖南、江西会馆,昔日繁华的卖米码头、塘坊码头、玉福码头等仍然存在。古老而沧桑的万寿桥在镇边静静跨过流水,两边桥头的四只雄狮张着大口,仿佛还要诉说昨日的那段辉煌。 大圩对面的江中有两个岛,两个岛都在磨盘山下,一个叫毛洲岛,一个叫鲤鱼岛,两个岛现在都已开发成农家旅游景点,有渡船过渡到岛上,岛上种有成片的果林,游客可随意在任何一个农家食宿。我几乎没有考虑就坐船过了毛洲岛,在一个农家住了下来,把行李一丢就到果林里转悠了。 在果林里正好看到一户人家在收桔子,便站在一边看,好客的农家叫我尝尝,我不好意思,农家就摘了几个递到我手上,桔子又新鲜又甜。我问他们拿了一把剪子也帮他们摘起来,边摘边聊,十分开心,后来我还去了这家农户吃饭,很便宜,但味道不错,特别是他们自制的香肠味道特好。 晚上,喝了一杯热咖啡,咖啡对我没有提神作用,但令我身体很暖,我一头倒在那一片透明的宁静之中。 |
原始链接:http://www.yx388.com/characteristic/15/Article16668_1.htm |
转自:2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